阅读历史 |

第117节(1 / 4)

加入书签

“女儿这些年有意削减边将兵权,这点母亲是知道的吧。”

“当然。”

“母亲觉得女儿操之过急了吗?”

杜银钗沉思了许久,说:“快刀斩乱麻有利落简洁的好处,徐徐图之胜在谨慎平稳。哀家如今身在局中,也无法判断利弊,哀家只能说,若真有北方作乱的那一天,哀家会不惜一切代价为你平定战事。”

“女儿谢过母亲,不过如今的天下苍生需要的是太平治世,女儿不愿看见兵戈再起。”

“所以你是打算——”

“苏徽他,为女儿指了一条路。”再度提起那个人的时候,嘉禾心底有些复杂,既是想要微笑,又不得不将唇角的笑硬生生压下去,换做严肃的神情,“女儿打算将郑牧收归己用,铲除李世安的势力。李世安年事已高,若是边疆无战事,他便只能老老实实的收起爪牙。女儿如果运气好的话可以熬死他,不过他死后,他的子孙依然让人忌惮……”嘉禾记得李世安的后裔远比郑牧一族更为难缠,郑牧的子孙大多弃武从文,无甚功绩,可李世安的外孙,在里一条时间线上却是灭亡了周氏江山的逆贼。

“南方商贸兴旺,在西洋、东洋之间的往来船只每年数目都在逐步递增,可倭寇的数目也在逐年增长,南洋的诸藩国也常有不臣之举,女儿听说,郑牧从前十分擅长指挥水师?”

“哀家懂你的意思了。你是想要郑牧前去南方重整我大夏水师。”

“是。”嘉禾点头,“不过这件事不需要母亲插手,女儿自有办法说动郑牧。女儿希望母亲能安抚李世安。”

“看样子你是打算将刀口对准李世安。”杜银钗苦笑,“我当然可以帮你……就是不知道我与李世安之间的故友情分,还剩多少。”人非草木,杜银钗却先是杀了自己的丈夫,又逼死了义兄,现在还要去对付曾经的挚友。

她当然不至于因此而迟疑,只是不免怅然。

“不过你既然要重振水师,也就说明你是铁了心要大开国门,与大陆另一端的国家打交道了。”

“是”

“不害怕么?”其实夏朝这个时候与西洋交易并没有太大的好处,东西方的差距还未被拉大,虽说他们的船只和武器已有部分胜过了夏朝,可在大部分人眼中看来,同这些相貌古怪的蛮夷通商,学他们的算术、礼法和文学是有辱身份。

“女儿不想做庸主,千百年后被人记住,只因为我是个女人。”

杜银钗没有说什么,朝着嘉禾淡淡一点头之后,便起身离去。预备着回到慈宁宫中,去思考该怎样稳住李世安。

不过在即将走出乾清宫的时候,她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情,说:“你这些年是不是一直都在暗中调查你父亲亲族的事情?”

嘉禾点头。

三年前方延岁找到了周氏旁支的线索,而这三年时间来,嘉禾一直都在沿着这条线索进一步的查询。

无论是在那本来自未来的“天书”上,还是苏徽的叙述中,未来夺去她皇位的,都是一个姓周,据说和她流着同样血脉的年轻人。

嘉禾想要找到他,然后,杀了他。

人其实已经找到了,就在不久前,派出去的锦衣卫送回了消息,说是找到了那个据说是她父亲侄孙的少年。

姓周名福寿,徽州乡下人,其祖父在前朝末年的战乱之中流落徽州,而后娶妻生子。据说他有个失散的弟弟,丢失时不过五岁,恰好就是丢在金陵一带。后来这位周老爷子穷尽一生之力都在寻找这个弟弟,可惜苦寻多年未能找到。

这位周姓的老人一生有三儿四女,平安活到成年的只有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后来也娶了个妻子,在孩子才生下来没多久的时候,便因意外而去世,其妻寡居家中,靠着一人之力勉强抚养亡夫之子,但那孩子不学无术,成日里只以走马斗鸡为乐——这便是周福寿,未来的夏朝烈宗皇帝。

嘉禾已经从母亲那里知道自己的父亲其实根本就不姓周,这个周福寿多半和自己没有什么亲缘关系,奈何周老爷子那位丢失的弟弟确实恰好与她的父亲年纪相仿,而根据锦衣卫的回复,周福寿的外貌,还真与她父亲看起来有几分相似。

战乱之中亲人离散的多不胜数,而这天下几乎人人都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五官有那么一点点的相似也不是什么怪事,可怕就怕种种巧合撞在一起,会让人认定了这周福寿真就是他父亲的侄孙儿。

确定了周福寿就是“天书”中的夏烈宗之后,嘉禾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杀了这人,以绝后患。下令之前却被一人拦下,那人说:“周福寿之母何辜?辛勤抚养独子多年,却因莫名横祸要遭晚年丧子之痛。陛下爱民如子,那周福寿难道不是陛下之子民?”

说话的人是而今嘉禾的左膀右臂,方延岁。他也是少数知道“太祖侄孙”的臣子。

于是那个冷冰冰的“杀”字就此堵在嘉禾喉中,半天也没能说出口。

不杀周福寿,倒也不全然是因为心软。她周嘉禾十三岁的时候,可以因为怜悯庶母腹中未出世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