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1节(1 / 4)

加入书签

“你害怕摔下来?”嘉禾斜睨他一眼。

苏徽用力点头。

嘉禾因他的坦然而一时错愕,继而哭笑不得,“没点胆色的东西,就你这样,也配做锦衣卫。”

“不管是谁入职上岗之前总该有个就业培训,我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学,陛下你却三天两头把我关牢里,我可不就是什么都不会么?”苏徽振振有词。

“从前在宋国公府的时候,没有学过骑马么?”嘉禾问他。

苏徽握紧缰绳,在马背上回忆了一小会,摇头。

“真是怪了,你那个武将出身的的祖父,竟然没养出个尚武的孙儿来。”嘉禾笑道。

不过将门子弟不识刀枪倒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嘉禾也就没有多追究什么。反倒夸了苏徽一句,“之前没有骑过马,现在却也能像模像样的驭马,你还真是天赋不错。”

天赋……不错?苏徽低头疑惑的看着自己的手。

不对,他好像是学过骑马的。不是在宋国公府,而是在、是在……他想不起来了。

“摔下来也摔不死,你再拖拖拉拉,朕可没有时间等你。”嘉禾的嗓音传来。

再抬头的时候,她已经扬鞭策马驶出很远,马背上的身子矫健,高大的大宛马在她的掌控之下,乖巧顺服。锦衣卫跟随在她身后,数百骑扬起尘土漫天。

陛下的马术很好呢。苏徽望着她的背影默默的想道。

不知道陛下是什么时候学会骑马的,为了学这个,又付出了多少艰辛。

、二十九

宣府名将云集。

然而在端和五年的时候,宣府的武官大多为人所轻视。端和三年之前,镇守宣府的多为太祖一朝遗留下来的武臣,这些人在嘉禾亲临宣府之后,被她以各种借口陆陆续续的贬斥。之后新提拔上来的,是多是之前名声不显的年轻人。为此她有很长一段时间惹来许多非议,无论文官还是将领,都纷纷上书,认为她起用的那些年轻人没有太大的名气,不值得信赖。

只有拥有天书的嘉禾才知道,每一个值得她在圣旨上亲笔写就姓名的年轻人,未来有多大的潜能。她不知道她的行为算不算揠苗助长,也猜不到在缺乏了某些机遇与经历之后,这些人还能不能成为未来叱咤风云的人物。但现在的她,实在是太需要一批由她亲手栽培的将领。

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这里成了夏朝防线的重点,宣府守军共计二十五万,共分为五大营,有骑兵、弩手、炮卒及守城步兵。嘉禾带苏徽检阅兵甲,登上城墙往下望,浩浩荡荡的兵甲晃得人眼睛生疼。成千上万马匹列队从城墙下奔过,马蹄声如雷震。

“陛下带着我一起来检阅宣府驻军,是不是太不谨慎了?”苏徽的第一反应并不是为嘉禾突如其来而又莫名其妙的信任而开心,而是迷惑。

“朕说了,从今以后你寸步不离的跟着朕,既然都是寸步不离了,你就算是细作,有哪来的时间与空闲去向你的主顾传递消息?”嘉禾将手按在厚重砖石砌成的城墙上,深深的吸了口夹杂着烟尘的气。

“这倒也是,我要是真动了心思敢在背后偷偷摸摸搞什么小动作,你刚好也就能查到了是不是?”苏徽在心中悄悄抱怨了一句嘉禾套路深:“再者说了,我要真是什么敌方的细作,今日见识过宣府兵甲之后,只怕也会震慑在军威之下,不敢妄动。”

“你觉得朕在宣府练得这支兵……如何?”嘉禾问道,嗓音略有些涩然,似乎只是随口一问,又仿佛是在忐忑。

苏徽暂时没有回答,因为他又开始头疼了。

今日陪着嘉禾见到了宣府的二十五万雄兵,也见到了不少年轻的将臣,这些人……不知为什么,让他感觉到有些违和。这些人不该出现在这里,可为什么不该出现在这里,他说不上来。

苏徽对阅兵这种事情原本还是挺有兴趣的,他对许多事情都有着浓烈的兴趣,好奇心旺盛的不像是一个正常人。但是比起城下的大军,他更加担心嘉禾。

她的脸色并不好看,之前远远望着她,见她身着铠甲,还觉得她英武不凡,现在站在距离她比较近的地方细细观察,才发现她的精神气和几日之前一样,都显得十分颓然。现在她最该做的事情是休息,最好能找个安宁的小地方来一场不被打扰的度假,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她此时阅兵,摆明了是要打一场大仗。

“陛下是想要救长公主?”苏徽问道。

比起其余锦衣卫,苏徽所站的位子距嘉禾更近,可以在近乎喧哗的兵甲铿锵声中,压低了嗓音和皇帝说话。

荣靖的下落还是没有找到,也许真的是被北戎人俘虏了。不仅是长城压线的军镇,就连京师之内都随处可闻荣靖落入了北戎人手中的流言,而这些流言传播的势头堪比烈火,到如今竟有不少人有鼻子有眼的说,荣靖其实已经死了,是她的妹妹,当今女皇心中嫉妒她,所以用阴谋诡计暗害了她。

百姓总愿意相信一些看似险恶曲折的故事,一群连什么是“人心”都不懂的人,最爱将“人心莫测”四个字挂在嘴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