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节(1 / 3)

加入书签

嘉禾神色郑重,“爹爹贵为天子,受万万臣民伏拜,却也要受万万人之重担。天下再无人的性命能贵重过天子,爹爹不仅出征时要小心,平日里也需处处小心谨慎。”

这道皇帝自然懂得,但此刻由小女儿一板一眼的说出来,却让他不由一愣。

“爹爹,国泰民安也不过这些年的事。”嘉禾小声的说道:“暗中若有些魑魅魍魉未能清缴,他们必定会趁着战火纷乱的时机生事。”

嘉禾推断不出是谁要杀皇帝,只能提醒他小心身边所有的人。皇帝听闻之后沉思,许久方笑着缓缓点头。

嘉禾看着父亲的笑容,也不知道他就行有没有将她的话听进去。但她今日来得匆忙,根本没有想好该如何说服他,只能言尽于此了。

她退出乾清宫后,脑子里一直在想,这一次御驾亲征的弊端究竟是什么。仅凭一个虚无缥缈的预言未必真就能让皇帝放弃亲征,他是靠军功起家的帝王,就算惜命,也绝不是胆小怯懦之人,身为天子自当一言九鼎,既然下令说要亲征,又出尔反尔,说不定会动摇军心。

嘉禾不了解军政之事,她暂时找不出可以让父亲打消亲征念头的理由。如果她要是认识几个朝臣就好了,可以问问他们对亲征之事的看法。可是她活了十三年,唯一正式打过交道的臣子就是昆首辅。

如果亲征不可避免,那么要防止父亲遇刺身亡,最重要的还是加强父亲身边的护卫。要不她还是去与锦衣卫指挥使傅群见一面?傅群是皇后的人,在她面前应当能做到知无不言,她想借机打探一下父亲身边的人是否有足够保护他的实力。

然而坤宁宫的宫人却在这时拦住了她的去路,“公主殿下。”

坐在肩舆上思考了一路的嘉禾被他们突然的出现吓了一跳,“怎么了?”

“皇后娘娘请公主一叙。”

嘉禾虽然不知道母亲突然找她是有什么事,但既然是母亲,她自然也就放下警惕,跟着他们一同去见杜皇后。

在历经过“险些”被废的风波之后,杜皇后看起来仍然是那样的从容矜傲。曾经金刀立马性情刚烈的女人眉目间不见戾气,倚在窗边刺绣的模样看起来格外静婉。

嘉禾走近母亲,问她可否安好。

“自然安好。”杜皇后温声回答,“我还是皇后,有什么不好的。”又问:“你去瞧了你阿姊了么?她就快要出嫁了。”

嘉禾点头。

不过她见荣靖是为了向她询问北方战事的问题——她在这方面的想法不打算告诉皇后,母亲最近过得并不算好,她不想再烦她。教出来的女儿不规矩,总想着过问军国要事,这么想都够让杜皇后忧心了。

“你还去乾清宫看了陛下?”

“是的。”嘉禾与母亲关系不错,答话时也并不拘谨,皇后问什么,她便老老实实答什么。

“杜皇后这时却微妙的皱了下眉头,说:“你爹爹为北伐的事情操心,你就不要去打扰他了。”

“女儿知道,但……”嘉禾想了想,打算试着将杜皇后也拉到自己的阵营来。她一个孩子做不了太多事情,没有杜皇后的帮忙,她未必能够成功。

杜皇后打断了她还没说出口的话,“你阿姊就要出嫁,陛下也即将出征,不如,你就去道观待一阵子,为她们祈福吧。”

嘉禾愕然。

三年前荣靖也去过道观,那是一种变相的流放。现在皇后忽然做出这样的决定,难道是她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么?

她现在决不能去那里,她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娘娘——”嘉禾因为激动而站了起来。

“就这么定了,你去白鹭观待上几个月。”皇后根本没给她反驳的机会,强硬的下了旨意。任由嘉禾怎么反对,她也只是不容抗拒的轻笑着。

嘉禾差点哭出来,“娘娘,我不去!”

她不住的恳求,杜皇后摇头不听,嘉禾被逼急了开始撒泼大闹,杜皇后便直接让人将嘉禾强行带回了自己的住处。

杜银钗在周嘉禾面前做了十三年的慈母,这是第一次露出强横不讲理的一面。

让小女儿去道观,这一决定虽然突兀,但也说得过去。为父为姊祈福而已,白鹭观是皇家供养的道观,难道还能让她委屈了不成?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的确是流放。

杜皇后想要自己的女儿离开紫禁城,不用走太远,只是近期最好都别再回来了。

待到女儿走后,她捣了捣手边的香炉,在炉中,烧着一封自北疆而来的书信。

大吵大闹过之后,嘉禾终究还是被送去了白鹭观。

直到离开紫禁城那天,她都没想明白母亲为何要突然将她流放出宫。她走之前挣扎了一番,命人去向皇帝和荣靖求情,皇帝却被杜皇后说服了,认为嘉禾去道观祈福也是一件好事,既能修身养性,说不定还能以公主之身打动神明,庇护大夏国祚。

就连荣靖也不觉得让嘉去白鹭观有什么不妥,她在知道嘉禾即将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