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节(1 / 4)

加入书签

嘉禾也拿不准父亲是真的生气还是假的动怒,但在这时候转移话题总归是没错的,“爹爹,嬷嬷们说,您要将阿姊许人,要许给哪一家?”

皇帝往椅背一靠,“你阿姊素来是有主意的,你问问她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

荣靖道:“世人繁育后嗣,难免对后嗣有所希冀。若是男儿,则希望他能继承家业,延续香火,若是女儿,便指望能用女儿的婚姻联络两姓。”说到这里,她抚摸了一下自己左颊的伤疤,又飞快的将手放了下去,笼在袖中,“嘉音既是公主,婚姻之事更该慎重。谁娶了女儿,谁便是得到了陛下莫大的荣宠,那么端看陛下,愿将这份荣宠赐予谁。”

皇帝颔首,“皇后的意思是,将你许配功勋贵胄之家,你是如何看的。”

荣靖继续道:“朝中势力错综复杂,以军功起家的功勋成一派,科举晋身的文臣成一派,前朝旧贵成一派——但这三派之间又互有勾连争斗,复杂无比。数日前,爹爹出手打压功勋,眼下的确是他们处于弱势。假如爹爹想要制衡,将女儿嫁与功勋倒是最好的。”

“这么说你同意你母亲的意见?”

荣靖站了起来,朝皇帝一拜,“女儿的意思是,我最好谁也不嫁。”

“你又任性了,阿音。”皇帝摇头。荣靖年幼之时伤了面容,性格也逐渐的偏激。她认为这世上男子大多喜爱女子皮相,而她的样貌注定不会让她未来的丈夫满意,与其受辱,不如干脆不要丈夫了。

“并非任性。女儿只是认为,姻亲也未必可靠。”荣靖说道:“爹爹是皇帝,虽说制衡是为君之道,可如果爹爹手中的权力足够强大,那么何必依靠这样的制衡手段?爹爹又有几个女儿可以嫁?真正高明的制衡,是让臣子一起忠心于帝王。帝王不必施舍给臣子什么,臣子却必须依靠忠诚来换取地位。”

皇帝听后,并不说荣靖这番话的对错,而是指了指荣靖,“这样的话不是你该说的。若你这些言论传到了那些文人耳中,很快便又会有人指责朕教女无方,说你狂妄无德了。”接着转头吩咐身边女史,“荣靖公主之言,不必记下。朕的话,也一并删去吧。”

皇帝身边跟着的不仅有宦官、宫娥、卫士,还有大批的史官。他们如同影子一般守在皇帝身边,记录帝王的一言一行,若干年后再编成起居注。

当今天子出身草莽,早年也曾言行无状,满口粗鄙之词,自从身后跟着一群史官之后,每说一个字都需斟酌良久。

“爹爹问女儿的意见,难道是想听女儿说——这家公子容貌不错,那家公子丰神俊朗之类的么?”荣靖讶然。

皇帝点头,“你啊,终究还是年轻气盛。”

荣靖出嫁是必然的,要嫁给哪一家谁皇帝心里也有数。这一次只是来问一问女儿,喜欢什么样的男子,是面容白皙的、还是身量高挑的,是有才华的,还是有武力的,他好从哪一家的儿子之中慎重挑选——这便是荣靖作为公主,仅有的自由了。

荣靖默然,她朝皇帝行了一礼,“陛下看着办便是。”而后起身告退。

嘉禾拈着手中没吃完的栗子糕,不知是该跟着阿姊一块离开,还是继续留在父亲身边。

“阿禾。”皇帝看向了暂时让他省心的小女儿,“你认为你阿姊说的那些话,可有道理?”

嘉禾小幅度的点头。

别的不说,朝堂上那些大臣,的确是让人头疼了。

她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去研究父亲在前朝所需要面对的那些人,可是至今都没有理清,哪位大臣与哪位大臣之间是仇家,哪位大臣与哪位是姻亲,谁是谁的门生,谁是谁的朋党。

大臣们相互抱团,留下她父亲孤零零的,岂不任人欺负?

与其将荣靖嫁出去制衡朋党,不若下狠手整治他们。

但这很难,她知道的。

“这世上最复杂的就是人,一群人聚在一起,复杂程度更是难上加难。作为皇帝要治理这天地下亿万的臣民,所以说皇帝是这天底下最难的一份差事,这份差事想做好,片刻也不得轻松。”皇帝笑着抱怨。

嘉禾用力点头。

她原本是不需要理解这份难处的,因为再怎么受宠爱的公主,也注定与皇位无缘。

可问题是,如果一切历史走向都按天书上来的话,她或许就要成为古往今来,第一位正儿八经登基为帝的公主。而今压在她父亲肩上的担子,未来会压在她的头上。甚至她的处境会比父亲现在更难。

方才皇帝在与荣靖谈话的时候,嘉禾看似在一旁无所事事,实际上一直在找机会偷瞄御案上的文书。

如果她是男孩,是太子,那么这些与天下苍生息息相关的公文会被送上一份抄本到东宫供储君阅览。可她不是,因此她只能趁着这样一个机会小心翼翼的窥视。

在这之前她很少真正接触过朝中事务,奏本上写着的字句她每个字都看得懂,连起来却读不出是什么意思,读出了什么意思,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无怪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