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节(2 / 3)

加入书签

会觉着奇怪。”

然而她也不说自己为什么会突然对经史好奇。

不多时宫娥上前,服侍她更换衣装。去见皇后原不需太过庄重,燕居常服即可,但便是常服,也分不同场合。反正宁康公主受宠,从来不缺锦绣罗裳与金钗玉饰。

接着又有一大群人前呼后拥,围着嘉禾上了肩舆——她还未出嫁开府,又得帝后怜惜,因此居住的地方是坤宁宫的偏殿。从偏殿至正殿,不过几步路的距离,然而为了天家的排场,几步路也需兴师动众。

嘉禾自幼生长于这样的环境中,早年还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可十多岁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成日被一大群人包围着,就像是被无数道锁链捆住一般,一言一行都不能肆意,实在是有些难受。

就譬如现在,她其实觉得肩舆并不舒服,想要歪在软垫上,可是这么多人看着,她就必须得保持仪态,努力的将脊背挺直了,下颏微抬。春日里宫中景色甚佳,飞花如梦,四处都是明媚鲜妍,她却不得不目视前方,面无表情,只悄悄用余光观察远处的景。

但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紫禁城固然是这天底下最奢华富丽的所在,也架不住她有记忆起便长于此地,任是怎样绝佳的湖光山色,十余年来也早就看腻了。

云乔注意到嘉禾今日看起来有些焦躁,虽然仍是规规矩矩的坐着,如同泥塑一般动也不动,可他走在她身边,注意到了她纤细的手指正用力绞着裙上系着的丝绦。忽然想起早间她醒来时,曾反复询问过他日期,他答四月初四,她于是便暗暗皱紧了眉头。

四月四并不是个多么重要的日子,既非节庆,也无祭典,只是两个“四”连在一块,略有些不吉利罢了,也不知她为何介意。

就在这时,嘉禾忽然按住肩舆扶手。

云乔吓了一跳,忙从沉思之中回过神来,他以为嘉禾是要有什么吩咐,却见嘉禾抿紧薄薄的唇,仰起脖子张望着远处。

已经快到坤宁正殿了,远远可见皇后杜氏站在殿门前。

杜氏是嘉禾的亲生母亲,当今天子少年之时迎娶的妻子。据说出身并不高贵,但她在丈夫建功立业之时不离不弃,且数度救夫于危难之中,因此当她的丈夫君临天下之后,她自然也就成了无可争议的后宫之主。

按理来说作为母亲是不需要亲自来迎接女儿的,她这样做了,若是传出去只怕还会惹来非议,说皇后对公主宠溺无度,说她轻视礼法。

皇后不是在等公主,而是在等另一个人。

有身着朱袍的宦官远远奔来,那是皇帝身边司礼监的宦官,二十四司权位最重者。他匆匆忙忙一路跑到坤宁宫前,顾不得喘口气,略整衣装,趋行至皇后跟前,重重一拜

杜皇后并没有让人站起,反倒俯身凑到了宦官跟前。后者朝她飞快的说了几句什么。嘉禾听不清他们的话语,也看不清母亲的神情,她只见到母亲头上的步摇晃荡着,在阳光下折射凛凛寒光。

宦官再拜,躬身退下。杜皇后扶着宫娥的手站稳,什么话也不说,默然远眺着紫禁城如山峦一般的巍峨宫阙。

侍奉在天子身侧的宦官带来的,必然是不寻常的消息。有时候奉天殿内天子的一道命令,便能搅动这九州的风云。

这些原本都是嘉禾不该知道的,她还不满十三,在大多数人眼里,她只是个孩子。

而此刻,这个本不该知愁滋味的孩子注视着母亲的身影,在雕花嵌金的肩舆上,老成的叹了口气。

杜皇后的名声,无论是在前朝还是后宫,都不算好。

原因很多,其中有一条,便是她时有干政之举。

这点杜皇后没办法反驳,因为她的确是个在深宫之中也闲不住的女人。这世上谁没有点好奇心呢?只是有些人好奇家长里短的琐屑,杜后好奇的是朝堂之上的风云。

皇帝开始着手清整朝堂了,狡兔死走狗烹,历朝历代,开国功臣下场好些的安享富贵不问世事,下场不好的,身家性命都难以保全。她对她丈夫的决议并不感到意外,只是好奇皇帝要以怎样的方式去处理过去一同征战的那些兄弟。

立国二十年,过往种种,都似云烟一般。这些年来漠北的胡人渐渐安分了下去,难怪皇帝能够腾出手来了。一口气贬谪这样多的人,动作的确大了些,却也符合她丈夫素来雷厉风行的脾气。

不过

不知她杜银钗的名字,有没有被算入这些不可共富贵的旧人之中呢?她这样想着,不犹一声轻嗤,抬手拨弄了一下鬓边摇摇晃晃的珍珠。

一转头看见了自己的小女儿,于是唇角那一抹讥诮的冷笑很快又化作了母亲的慈爱,“阿禾来了。”

皇帝只有两个女儿,两个女儿皆是杜皇后所出。

长女荣靖公主周嘉音生于乱世风雨飘摇之下,长于颠沛流离之中,杜皇后自顾不暇哪有精力教养女儿。等到嘉禾出生时,山河已定,杜皇后也就有了精力好好抚养,再加上长女近些年来性情越发孤戾乖张,相对听话的次女在杜皇后心目中于是越发的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