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正文_第二百四十五章 完美融合(1 / 2)

加入书签

此人,正是阿卜杜赫,樊少鹏投资中东石油发展业时选中的那位。

前段时间有急事回了趟国,昨晚一来华城就让人查樊少口中的妻子,得到的结果却是樊少没妻子,只有一位前妻,且樊少似乎对这位前妻念念不忘。

在阿卜杜赫看来,智慧和美貌的女人,都有让男人念念不忘的资本。

而习琳身上,完美的融合了这两点,造就出她身上吸引人的气质!

……

老城区除去陈旧楼房,还有不少四合院式的宅院,习琳和老者行走在不宽敞也不平顺的道路上,不时交谈交谈几句,身后跟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

十多分钟后,拐过一个弯,老者在一处破旧宅院前停下,佝偻的身影上前,干枯的手掌伸出在院墙破败的木门上一推。

门嘎吱一声开了,好似病痛者的呻吟,老者迈步进去,习琳跟在身后。

经老者介绍,这不大的院子里住了五位老革命,院子正中央有一个粗糙的木头旗杆,上面悬挂着一面禹国国旗,走进电器只有电灯和收音机的屋内,习琳眼眶温热,深受震撼,有些恍惚。

老者那天佩戴在胸前的勋章,她今天在来的途中有上网查过,是一等功,特等功和三等功的勋章,而其余几位的勋章与之相比也并不差。

在那个年代,抱着随时牺牲的决心,浴血拼杀,保卫家国的老革命们,老来,竟住这样的地方?

习琳没接话,父亲出事后,她一直觉得,如果父亲没在部队待过,不那么厉害,樊家就不会找他帮忙做事,他就会好好的活着。

哥哥重回部队,更是让她讨厌上部队。

直到今天,她才明白,部队是爸爸和哥哥的信仰,那是他们实现自己价值的宝地,不管发生什么,她都该为他们感到高兴和骄傲!

但……

“老人家,您们为家国付出那么多,为什么不让国家提供好一些的生活环境?还有,您们的子女呢?”

“我们这些老家伙,不是一生未婚,就是子女和老伴在战争中丢了命的,有缘聚在一起,就不想分开了,至于国家,一是我们不愿给国家添麻烦,二嘛……”

老者一声叹息:

“现在不比当初,国家政策虽好,但落实方面,问题还是很大的,所幸我们这些人底子好,没病没痛的,这么些年,磕磕碰碰也就过来了……”

习琳看得清楚,老者在说这话的时候,眼底明显有一抹黯然。

习琳和老者又谈了许多,知道老人名叫唐大海,战争年代和另外几位老者一起执行掩护大部队撤退任务时,被遗落下来。

后来又接收了几名其他部队的伤员,兜兜转转在这里和敌军打游击,直到建国。

以前待遇也还行,最近几年,老者没多言,大概不想习琳引麻烦上身。

宋林和周谷一拿着测量工具进门,测量完后,习琳从包里拿出张名片递给莫大海:

“唐爷爷,这上面是我的电话,以后如果您和您身边的人遇到困难,或是拆迁中有不如意的地方,您给我打电话,我一定亲自过来解决。”

知道唐大海这样的老革命不会轻易接受他人帮助,习琳加了后半句有关拆迁的话,唐大海一听,果真收下她名片。

另外,唐大海提醒习子,记得带能破解当日棋局的那人来和他对弈,老人家的心愿,习琳咬牙应下。

回去的路上,习琳简单和周谷一沟通了今天的动员会情况,两边效果都不错,明天开始测量各家户面积。

“对了,如果是近一二十年才修建的房屋,该是有房产证的,到时候要和测量出来的面积对一下,不符合的话,要和户主当面理清,并签字摁手印盖公章,以免出现不必要的争端。”

老城区一片,修建于上世纪的房子大多没房产证,但近以二十年的,大多是有的,尤其那些小区式楼房。

“好,这些我会安排下去,到时候会有区政府办公室和街道办事处的人和我们的人一起!”

周谷一心惊,这点他还真没考虑到,习琳年纪轻轻,哪儿来的这么多经验?

……

回到城区,已经下午两点,习琳饥肠辘辘,没拒绝周谷一一起吃饭的邀请。

周谷一定了包厢,宋林本要一起,却临时有约,最终只她和周谷一一起去。

阿卜杜赫跟了习琳一路,看着她和周谷一有说有笑进了多味居中餐馆,想着这里距樊氏不远,犹豫一阵给哲宁打去电话。

哲宁接到阿卜杜赫电话,听他说完话后,惊讶于阿卜杜赫这个堂堂中东石油大亨干出跟踪这事来的同时,也颇感头疼。

一小时前欧阳文彤小姐来找总裁,半小时前总裁和她一起去吃午餐,去的,刚好是多味居,并且,总裁没将手机带身上。

他不怕总裁看到周谷一和习小姐一起吃饭,本来周谷一就是他们的人,可万一习小姐看到总裁和欧阳文彤在一起……

多味居是花园式中餐馆,周谷一定的一楼位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