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蛤.蟆僧(三)(2 / 3)

加入书签

上歪扎着一条破烂的汗巾子,脚上套了一双半新不旧的布鞋,倒也的确像是个乡野的村夫。

样貌算不上俊俏,但却也不丑,是那种一见面就会让人觉得很亲切平和的长相。但是与这样青年的相貌不符的是,他的脸色蜡黄中透着灰败,一副将要饿死之人的有气无力之相。

她这会也算是稍稍地放下了戒备,手里的火苗在曹宁说话的过程中就小了,周围的光亮也不那么刺眼了。

曹宁愣愣地看着那火光自己变小了,指着那一豆火苗,有些结巴:“你、你是怎么让它……”

绮罗低头看了看火苗又抬起头来,呵呵一笑:“哦,忘了告诉你,我属木头的。”

罗汉:“……”

迟悟:“……”

曹宁:“……”还有这种属相?

于是原本的一行三个人变成了四个人,曹宁走在最前面,领着他们往山林深处走去。

他问道:“你们怎么上山来了,我还以为外面的人都知道山里的古怪,都绕道了呢,我已经许久没看见外人来了。”

“山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绮罗问道。

曹宁听罢,回头瞥了她一眼,像是觉得稀奇似的微抬了抬眉:“你们在这山里走了多长时间,没发现不对劲?”

然而还没等到绮罗回答,他又扭过头去,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哦,是了,若是发现了,也就不会这么平静了。你没发现你们走不出去么,一直在原地打转转?”

绮罗:“发现了,所以呢?”

“你发现了?”曹宁一愣,颇有些意外,“我看你们……还一副不怎么着急的样子。”

绮罗刚要答话,罗汉却先蹦了起来:“什、什么?我们在原地打转转?!我怎么没发现!”

绮罗:“……”

-

“你要是发现了,你就是老大了。”绮罗无奈地给他解释,“这周围雾气太浓了,你没注意也是正常。记得刚刚我们经过的那条小溪么,我们已经第三次经过那里了。”

“哈?!”罗汉又是一个大惊道,“老大,你什么时候发现的,你怎么不说一声呢?那我们现在岂不是还在打转转?”

绮罗白了他一眼道:“跟你说有什么用,你认识路?”

罗汉:“不认识。”

绮罗:“那不就得了。”

绮罗一抬手,指了指周围,问罗汉道:“你再看,这雾是静止的还是流动的?”

罗汉道仔细地瞧了瞧:“是动的,是慢慢在动的。”

“可是方向不对。”绮罗道,“我们现在走的方向是能明显地感受到微风拂面的,可这雾气缓缓流动的方向竟与我们同向。”

也就是说,这雾是逆风流动的。

在他们上山之初,绮罗对这山上的异常就有所察觉了。一般人走路都喜欢抄近道,所以踩出来的山路不说直来直去,起码也该是平顺些的。而现在这山路,七拐八绕的,走个一百步的距离恨不得有九曲十八弯,很明显是不符合常理的。

“我们上山之前,一连几天都是风天,而这□□山的山形和位置更是容易串风,这样的情况下,是不太容易成雾的。更何况,还浓成这个鬼样子。”绮罗对着这雾气大肆地评头论足了一番,最后来了一个精炼的总结。

“作成这个样子,好像怕别人看不出来它是妖雾似的。”

妖雾:“……”

“哦。”罗汉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他低下头把绮罗说的都捋了一遍,觉得很有道理,可是总又觉得好像哪里有些不对。

他思量了半天,才忽地抓住了重点,他哇的一声叫了出来:“妈呀,老大你知道这山里有古怪还往里面走啊!”

“我这不是想抄近道么,你没听那小二说,从山脚下绕得绕老大一圈呢。”绮罗懒懒散散地翻了翻眼皮,一本正经地道,“再说了,你怕什么,大不了放火烧山,总归是能走出去的。”

罗汉:“……”

原来在这个祖宗眼里,多走两步路是比放火烧山更麻烦的事。

绮罗转而又问曹宁道:“我刚刚是问你知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异常?”

“这我怎么会知道,要是知道就好了。”曹宁苦笑道,“大约从大半年前开始吧,山里面就有了异象。天天都有起雾,没有一天是清明的。几个村子之间的路都走不通了,倒不是被堵死了,而是像变了一样,出现了很多之前没有的岔路和弯道。走山路走了十几年的人愣是找不着到其他村子的路,走着走着,就又绕回来了。下山更是不用提了。这山上就像是被人抹去了出口一般,怎么都出不去。”

“这个迷阵只是拦着人不让人出去,但要是往山上走的话,路到不会怎么变化。”曹宁道,“前面,再往前走一段,就回到寺院里了,所有的村民和误闯到山里的外人都集中在那里。喏,你看,从这儿就能看到寺院的飞檐了。”

绮罗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朝远处望去,只看见半圆不圆的明月嵌在深蓝的夜幕之中。微风吹过,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