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4节(1 / 3)

加入书签

“我们不过看热闹,这次还会有很多活动,颇为有趣。”

大公主一眨眼,“那些活动,阿宴也会参加。”

唔……静楠想象哥哥吟诗射箭的模样,亦有期待,立刻应了下来。

往日参宴,静楠打扮得都很寻常,不过换身衣裳和发髻的事,于妆容上,因她年纪小,少有认真涂抹,最多不过点个胭脂。

大公主却亲自遣人给她好好妆扮了一番,力求从脚尖到每根头发丝都精致无比。

妆娘对静楠仔细观摩半晌,含笑道:“乡君天生丽质,肤白胜雪,眉眼恰到好处,般般入画,却是省了许多功夫。”

虽有奉承之疑,但大公主亦颔首表示赞同,早在圆圆年幼时,便生得粉雕玉琢,今至少女长成,更是明眸皓齿,美而不妖。难得的是通身气质,宛若无暇美玉,干净通透,见之忘俗。

婴孩初至世间,目光纯粹是因不染世事、懵懂无知,待长大后,懂得种种欲|望、哀愁,那明亮双眸往往一去不复。

静楠却始终如一纯澈,在她的眸中,可以映出万物,却万物皆不留痕。

有时候大公主想,这大约就是阿宴待圆圆那般特殊的缘由,这孩子太干净了,拥有水般柔和无暇的品性,又有宝石般坚硬的特质。若非她特殊的身世遭遇,世间能养出几个圆圆呢?

静楠为桃花眼,眼尾本就微翘,天生妩媚,无需过多妆扮。最终,妆娘便着重在她的眼睫、唇色和眉形上点画,发髻上择了清逸的飞仙髻。

飞仙髻为两侧结高鬟,脸侧以鬓发修饰,衬得静楠本就小巧的脸型如巴掌般大,双眸一抬,仰首望来时,令人只觉如新荷般,灵动可人。

大公主一见,便忍不住抱住了人,“这便是小仙子下凡罢。”

侍婢俱偷笑,却见静楠一本正经地回应她,指着自己道“小仙子”,再指她道“大仙女”。

大公主笑得花枝乱颤,“对,我们两位仙子,便是下凡来体验人世的。”

时辰将至,她带圆圆往琼林宴去,因她的特意嘱咐,此次静楠座位离上首有段距离,若那两位到了,届时忙于接见朝臣和进士,一时也难以瞧见他们。

作为曾经的九公主,如今的昌安乡君,静楠在京中小有名声。

往日宴中,她多受偏爱,座位往往设于离皇帝、太子极近之处,这次被大公主带至众女身边,众人不免有种受宠若惊之感。

有人惴惴不安,便有见过她几次的人道:“昌安乡君虽得宠爱,却不骄纵,只不喜奉承,寻常心待之即可。”

那人听了,便试着向这位乡君敬茶搭话,见乡君落落大方、有话直言,也从不特意收敛言笑,便渐渐放下心来。

许是静楠特殊的身份和一双眼眸格外惹人信赖,不知不觉中,她俨然成了中心,所有人开口必先呼昌安乡君,甚么事都想说予她听。各府八卦,女儿家的秘事,可说可不说的,或高声或小声都与她说了个遍。

静楠俱侧耳倾听,一副凝神模样,手中动作不停,无人注意到她手边的一盘樱桃和一盘茶点已然消失无踪,又飞快被侍婢添上。

大公主见之咋舌,对贴身侍婢道:“往日我自觉也十分可亲,怎么都无人对我一见如故?”

“殿下自有威仪,乡君年纪尚小,引人亲近,各有长处,也无可比较。”

侍婢回答得滴水不漏,惹大公主噗嗤一笑,想了想又轻声道:“我这气势乃身份使然,但圆圆这亲人气质却不常有,难得。”

即便身居高座,也有种莫名叫人想要靠近和交好的感觉,这也是圆圆的独特之处吧。

听来和阿宴相反,却又有异曲同工之妙。

喧闹声渐低,随艳阳高升,琼林宴已开始了。

皇帝、太子相继入座,先后鼓励过众学子一番,单独点一甲中的状元、榜眼、探花出列嘉奖。

此次的状元为年近四旬的中年男子,相貌平平,唯一双狭长的眼沉静睿智,稍显锋芒。榜眼与其年纪相近,是位高门子弟,为人十分圆滑,左右逢源,不过这数日的功夫,就与一干进士都十分熟悉。最为青涩的,便是二十余岁的探花,听说他文章并不十分出众,胜在一手好字,笔骨风流,让读卷大臣多看了几眼,再见此人形容秀丽若好女,很是讨喜,便将他的考卷放在了上首,并在太子阅卷时推荐了几句,便被钦点为了探花。

这位年轻探花,亦是诸多人家跃跃欲试招揽的佳婿。

何人不慕好容颜,大公主也不例外,对这位探花多看了几眼,与静楠笑语道:“这位探花生得昳丽非常,换一身衣裳扮作女子,恐怕也无人看得出来。”

话落,大公主只见那本拘谨而坐的探花突然回头,目光竟恰好对上了她们俩,见之,还对她们微微一笑,腮畔露出梨涡,看起来略有羞涩。

她惊得呆了会儿,喃喃道:“这么远,不可能听到吧?”

“如果是哥哥,很可能听到了。”静楠冷静地一指上首,大公主再看去,只见自家弟弟一双眼亦沉沉望来,起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