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节(1 / 2)

加入书签

她们给静楠备的是近几岁的衣物,还有用来扎发的发绳、小姑娘喜爱的发饰。

钟氏道:“可惜这几年都不能看见圆圆长发的模样了,定是很漂亮的。”

长发等于漂亮,静楠记得这话,是以重重点了点脑袋。

至于什么离别的愁绪、忧伤,通通都没有。

这样的她,令荀宴想起当初把小孩送给别人抚养时的情景,亦低笑起来。

如此也好,能少许多烦恼。

“圆圆,这是你自己收拾的?”荀宴指着静楠身边大大鼓鼓的包裹,颇为好奇。

小孩的东西都由他们帮着整理了,没想到她自己也会收。

静楠点头。

“收了什么?”

静楠从温氏膝上一跃而下,小跑至包裹前,三两下打开了它,随后邀功般亮晶晶地看向荀宴。

荀宴定睛一看,只见那鼓囊囊的包裹中,装的满满的都是肉馅儿的面饼和各种糖果。

忆起当初皇帝唬小孩的话语,荀宴:“……”

预警

静楠有自己想带的东西, 荀宴好笑之余,倒也不曾阻拦。

最终,马车上还是添了她的大包袱。

钟氏问道:“这么多,圆圆吃得完吗?”

小孩摇头, 掰着手指数, “哥哥,二哥哥, 叔叔, 好多叔叔。”

除却荀宴、林琅、钟九以外的笼统称呼令钟氏莞尔,揉揉这小贴心的脑袋, 夸赞道:“嗯,圆圆真好, 还帮哥哥和叔叔们带了。”

小孩要多夸, 才更有积极性。

絮絮叨叨的叮嘱和准备后, 离别终将来临。

钟九等人已备好马车, 齐齐候在荀府外。

行李也已搬空,该走了。

众人沉默一阵,荀巧深深看了眼面前三人, 道:“明朝即长路, 惜取此时心。去罢,莫忘了归路。”

荀宴、林琅重重颔首,再次作揖告别。

牵着静楠往外走时,林琅忽然顿足,转身大步走至荀巧、钟氏身前,在他们惊讶的目光下双膝跪地, 磕了三记响头, “伯父、伯母大恩, 林琅此生不忘,来日必将衔环以报。”

少年重情,荀巧夫妇亦深受触动,此时也不再推辞,郑重道:“好。”

林琅双目已是微红,不敢再抬首,重新转回了荀宴这边。

视线飞快掠过之际,他好似看到了荀宴目中对自己的微微肯定之意。

与两位哥哥相比,静楠就毫无离别的模样了。

她一手抱着小鸭子,一手牵着哥哥,很是寻常地回首和伯伯姨姨们说再见,好似只是出去玩儿几天。

荀巧不由笑道:“我算是看出来了,只要阿宴这个哥哥在身边,圆圆才不管去哪儿呢。”

钟氏嗯一声,“毕竟是阿宴救的她,倒也正常。”

她看着三人背影,温柔的眸中感慨无限。

这三个孩子,都已经是他们荀家的一份子,且都有着一颗赤子之心。

望他们能够相互扶持,彼此照顾。如此,不管今后遇到何种困难,定能携手而过。

天水郡山遥路远,十余人行李众多,前后备了四辆马车。

两辆载人,两辆载物。

启程前,荀宴点过人数,并为每人作了番介绍。

他、林琅、钟九自不用多说,京台大营的六人皆是身怀绝技。

闵祺擅御马,再凶悍的骏马、野马在他手中都能被训得服服帖帖;

吴建自幼习引弓射箭,百步穿杨,箭无虚发;

柳辩善口技,可用腹语发出各种声音,且语言天赋极强,能轻易融入一地。

柳易擅伪装易容,水性极好;

林解之头脑灵活,曾钻研过密室机关,亦很擅长开锁;

朱一乍看并无特殊,他只有一项本事,武功极高,堪称队中最强。俗语有言一力降十会,倘若队中所有人合力对付他,他也有脱身之力。

值得一提的是,闵祺与大理寺正卿为远亲,算起来也是个侄儿,而朱一则是尚书令族中的旁支子弟。

尚书令便是大皇子的外祖父,他清楚朱一武功高强,本想将此人派去保护外孙,但荀宴的邀约同时而至,朱一毫不犹豫选了荀宴。

这个决定令尚书令气得胸闷,可有皇帝看着,也不敢做任何小动作。

六人性格各异,本事各异。

身怀本领之人都有些傲气,但因上次查案跟随了荀宴数月,都对这位公子才能、品性心服口服,很是服从。

除此之外,皇帝还另派了一名少年跟随,名李术。李术此前是太医院的学徒,医术已经得了众位太医认可,足以出师。

皇帝把他派来,也算是作为父亲的格外照看。

钟九心道,这些人在京台大营都小有名声,颇受重视。圣上明面上给了公子最难的一郡,但凭此看来,寄托的希冀也是最大。

“若按正常官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