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九十六章 吃饭的学问(1 / 2)

加入书签

回到家,满脸通红的秦风一把抱起大黑,郑重其事道:“还是你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饿了就吃,困了就睡。记住,下辈子千万不要当人,更不要去什么皇家,那地方不是人去的。”

“汪汪汪!”

刘婉婷正在屋里做冬衣,看着一人一狗你来我往的对话,不由停针笑道:“夫君今日和谁在一起,怎地生出了这等感慨?”

在大黑一脸委屈的表情中,秦风尽情蹂躏着它的脑袋道:“一个可怜人,一个本不该身处在那个位置的可怜人。”

如果旁人知道秦风说当朝太子可怜的话,一定会觉得他是疯子,不过如果让他们知道以后会发生的事,他们一定会认同秦风的看法。

刘婉婷不知道秦风在说谁,只当他是感概如今这个户籍制度,就笑道:“数百年来都是如此,想要改变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在你夫君这,没什么难事!”喝多了的秦风果断开启了吹牛逼模式,随手把大黑放下,凑过来道:“你笑什么,难道不相信你夫君的本事吗?”

“信,信,信。”刘婉婷把做到一半的冬衣放在旁边,仿佛哄小孩一般道:“夫君诗可夺城,连甘罗都差了夫君十倍。”

回过头,刘婉婷低声对婉儿道:“快去准备一些醒酒汤来。”

“我不喝醒酒汤,我又没醉。”

“好,不喝。”

婉儿捂着嘴,一蹦一跳地跑了,留下秦风在那胡言乱语。

迷迷糊糊的一夜之后,秦风起了一个大早,然后开始在院子里跑圈。

而与此同时,秦风的几个弟子和家丁们正在外面跟着秦朗奔跑着。

等跑完今天的早操之后,李长雅瘫坐在地上,看着还有余力去帮杜平分发早饭的魏徵,忍不住开口道:“我说玄成,你看起来文文弱弱的,怎么比我还能跑?”

经过最开始的适应之后,魏徵如今已经不是那个只跑半圈的小豆丁了,现在他和所有人一样,都会绕着整个秦家庄跑一大圈,唯一的区别就是秦风说他还在长身体,所以并没有让他负重。

魏徵把一大摞碗摆好,笑道:“恩师说过,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我只是坚持的时间比你长,所以一直在进步罢了,你若是再跑两个月,定然能比我好。”

“起来!”

秦风刚刚出来就见李长雅坐在地上,伸腿就是一脚,根本没给辽东李氏半点面子。

李长雅连忙爬了起来,拍拍屁股上的灰尘,满脸赔笑道:“子玉兄,小弟不是偷懒,只是昨夜睡得有些迟了。”

“睡得迟了?”秦风一看李长雅的面相,就嗤笑道:“小小年纪就不知道节制,迟早有一天会有你小子哭的时候。”

本来秦风准备说一些少儿不宜的词汇,不过想到魏徵这个小豆丁还在旁边,秦风这才临时改口,否则的话,秦风说不定得好好给李长雅上一堂生理卫生课。

整整三个雪白的大馒头下肚,然后又喝了满满一大碗羊汤,李长雅一脸满足地拍着肚皮道:“子玉兄,小弟去过的酒楼可不少,家里更是什么山珍海味都见过,可吃来吃去,还是你这的饭菜最香,在家我可吃不了这么多。”

那是你小子运动完,饿得狠了。

心中偷笑,不过秦风看着刚刚赶来的杨广,便打算给他们上一课。

“吃饭也是一门学问,而是还是事关整个大隋百姓的学问。”

一听这个开场白,所有人都清楚秦风又要讲课了,所以根本不需要吩咐,就连那些家丁也凑了过来,等着秦风的下文。

“你们应该都清楚,如今大隋的局势还算稳定,也没有什么天灾人祸,所以饿死人的情况很少。但是,如今百姓们吃的大多还是粗粮,别说肉食,就连米饭和白面都是奢侈品。”

李长雅撇撇嘴,他可是在军中呆过的,而且没少听他老子吹牛逼。大隋安稳下来可没几年,以前战乱的时候别说什么粗粮,就连树皮、草根都是好东西,饿得狠了,连观音土都能下肚。

“所以,执政,不仅仅是让百姓们吃饱就可以了的,吃好才是重中之重。旁的不说,为何草原上的突厥人普遍比大隋的百姓更加强壮?”

“这和吃的东西有关?”

杨广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所以感到有些新奇。

“没错。”秦风指着李长雅道:“身体强壮与否,和吃的东西有很大的关联,而且在增加肉食以后,大米和小麦的消耗量也会减少。比如说李长雅,如果在家的话,早饭你吃两碗也就是极限了吧?”

“一碗就饱了,哪能吃下两碗。”

李长雅摇摇头,难得的谦虚道。

秦风根本没搭理他,继续道:“可在百姓家中,一个壮年汉子想要吃饱,一顿少说也得吃三碗以上,这就是肉食的区别。”

杨广若有所思道:“子玉兄,可是据我所知,寻常的突厥百姓也不是顿顿能够吃肉的。”

这话没有错,不管在什么朝代,不管古今中外,寻常百姓都是最苦的那群人,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