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七十一章 讲故事(1 / 2)

加入书签

萧摩诃简直被惊呆了,油然产生了一种小兔崽子,你他娘的在逗我的感觉。

如今虽说在四月底,确实离端午没差了两天,可这里是大江,又不是汨罗江,你在这能祭祀什么先贤?

话说回来,你当如今是商周呢,还得拿活人祭祀?

所有人都知道秦风在胡诌,但不过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把斩杀内侍这件事给盖过去了,就连萧摩诃都不得不承认,这位的反应很快,应对得当,不能轻视。

至于罗元和杨义臣,更是长出了一口气。他们动手的时候并没有想这么多,毕竟在他们看来,处理掉丢大隋脸面的人就是他们的天职,可这事却没和秦风商量,若是出了什么岔子总不能把秦风一起干掉吧?

如今看来,秦风的反应堪称完美,既没有给大隋丢人,又巧妙地把这事给揭了过去,换成他们两人的话,只怕没法像秦风应付的这样从容、随意。

见萧摩诃半晌不说话,秦风开口道:“我在大兴城的时候,常听闻萧骠骑目光高远,今日一见,方知果然如此,佩服佩服。”

目光高远四个字,秦风咬得很重,看似是在夸萧摩诃,实则是在表达对萧摩诃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的不满。

在少爷我面前还不下马,你咋这么牛逼呢?

冷哼一声,萧摩诃不情不愿地翻身下马。

这事吧,纵然他心里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但隐晦地来个下马威什么的没关系,可你要真把大隋使者不放在心里这事摆到明面上来说,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陈叔宝本来就对他疑心颇重,朝中又有不少的亲隋派,今天他在这慢待大隋使者,明天说不定就有人跟陈叔宝进谗言,何必没事给自己找麻烦呢?

最重要的是,萧摩诃虽然不怕开战,但他没有必胜的把握,因为这点破事引起一场大战,绝对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

“听闻江南风光秀丽,景色极美,我却是第一次前来,萧骠骑随我走走如何?”

说完话,秦风根本没等萧摩诃答应,昂着脑袋,迈步就从南陈的军阵中给穿了过去。

回想着上一世首长检阅的模样,秦风双手负在身后,脑袋微微昂起,时不时对两旁近在咫尺的南陈将士点点脑袋,配合着他那双满是挑剔的眼睛,仿佛真的是来视察工作的。

不过说老实话,秦风的里衣已经湿了,这些南陈的将士离他最多不过半米的距离,一个个手拿刀枪,万一有个不要脑袋的家伙手一抖,那他秦大少爷上哪喊冤去?

不过他敢如此托大,就相当有信心,南陈根本不敢对他动手。

所有人,包括萧摩诃这个坚定的主战派都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大隋很强,比南陈要强很多。

秦风只是一个使者,杀了他除了扫一扫大隋的脸面以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好处。可大隋丢了脸面,岂能善罢甘休?

到时候,不管杨坚在不在意秦风的生死,都得发动一场战事,来挽回大隋的颜面。

但凡是个不傻的人应该都能算明白这笔帐,萧摩诃作为一个大将,自然不会蠢到在没把握战胜的时候发动一场战事。

秦风心里有底气,所以才敢这么大胆,但在萧摩诃、南陈将士,包括大隋使者团的其他人看来,秦风这是胆识过人,斧钺加身而色不变,牛逼啊!

秦风两条腿迈开,越走底气越足,甭管姿势好不好看,但那股趾高气昂的气势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不过他是舒服了,后面跟着的一大群人可倒霉了。

他是大隋使者,他走着,包括萧摩诃在内,谁敢乘车骑马?

于是乎,南陈那些身披重甲、全副武装的将士可就倒霉了,几步路下来,累得差点没把舌头吐出来学狗喘气。

杨义臣和罗元带领的人虽然也好不到哪去,但内侍、宫女本就是伺候人的,走两步路不算啥。骁骑将士们虽然也穿戴着铠甲,但却实装饰用的,看着雄壮,份量远远比不上重甲。所以,总体来说,使者队伍对南陈将士还是要好上不少。

对此,杨义臣没啥感觉,虽说有点不明白一路上能坐着绝不站着的秦风为啥一反常态,但无非就是走两步路而已,还能累死人不成?

可秦风的背影在罗元那双浑浊的双眼中,简直可以用神异来形容。

他不知道秦风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但就这么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巧妙的报复了刚才萧摩诃的居高临下,南陈将士的下马威,无形地把使者队伍,乃至大隋的脸面给板了回来。

本来,罗元的心里还是有些担忧的。毕竟是他亲自挑选的人手出现了岔子,丢了脸面。本来痛下杀手之后以及做好了被讥讽,乃至回去以后受罚的准备。

可秦风却如同阴天里的一缕阳光,正巧照耀在他罗元的身上,怎能不让他欣喜?

走着走着,一行人上了官道,秦风和萧摩诃两人并肩在前,其他人巧妙的落后几步,既能在发生危险的时候第一时间赶上去,又不会打扰两人谈话。

“唉!”

秦风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