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二章 老狐狸小滑头(1 / 2)

加入书签

送走吴胜的秦风慢慢悠悠地往主宅的方向走去,他的心绪至今没有平静下来,来到这个时代以后,他第一次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而不是教几个学生混日子,更不是当什么纨绔。

“少爷。”

一声轻喊,让秦风从沉思中醒了过来。

秦朗大步来到秦风身边,压低声音道:“少爷,庄上来了几个闲人,跟庄户们在打听什么,要不要”

闲人?

“去看看。”

没搭理有些嗜血的秦朗,秦风觉得他纯粹就是一个杀胚,好像每天不动手心里就痒痒。

秦家庄的田地里,冬麦已经冒出了青绿,庄户们都小心翼翼地在边上除草,那对待秧苗的样子,绝对比对自家熊孩子还要细心。

而秦风很快就看到了秦朗口中的闲人,一个精神奕奕的老头正在和自家的庄户聊天,他的身后还站着几个随从。

说是老头,其实年纪也就四十多岁,不到五十的样子,穿着一身素色的锦袍,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家伙是隔壁庄上的老财主。

老头看见秦风过来,笑眯眯地结束了和庄户的谈话,看着秦风道:“老夫苏威,你就是秦子玉?”

这个名字,怎么听着有些耳熟呢?

秦风沉思半晌,恍然大悟道:“苏部堂今日怎得来了我这乡野之地?还请家里奉茶。”

秦风一边在前头领路,一边回想着这位苏部堂的事迹。

老实说,秦风对于历史不算太敏感,仅有的一点关于隋朝的印象还是来自于隋唐演义,不过对于这位苏威的大名,秦风还是略知一二的。

苏威,出身京兆武功大阀苏氏,如今官拜民部尚书,兼纳言、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

从这一连串的官职就能够看出来,这位是多么的位高权重,旁的不说,不管是后面改成户部尚书的民部尚书,还是京兆尹,又或者大理卿、御史大夫,都是实权的官职,并不是那种不需要办事的名誉职位。

这位的本事还不止如此,大隋律的修订也有他的参与,完全可以这么说,这位就是一个多面手,才能卓绝的多面手。

而且这位还能称得上家学渊博,远到三国时候的先祖苏则暂且不说,他爹苏绰就是西魏的度支尚书,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苏家两代都掌握着一个帝国的钱袋子。而今整个天下的度支之事,都是由秦风面前这个小老头说了算。

听闻最近杨坚还有意让他担任太子少保,教授杨勇学问,可却被他给推辞了。这样一位大人物,来找自己做什么呢?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还是刁允的顶头上司,上次侯业把秦风拉倒京兆尹衙门过堂,虽说这位没有亲自出现,但也派人来给侯业施压,算是间接帮了秦风一把。

就在秦风胡思乱想的时候,苏威也在观察着秦风,一路走到主宅大堂后,秦风命人奉茶,然后就坐在主位上和苏威寒暄,根本不询问苏威的目的。

苏威喝着并不算好的茶水,慢条斯理的打量着大堂的布置。

如果换了旁人家,哪怕是辽东李氏那样的大族,见到苏威亲自前来,也不能够等闲视之,家主出迎是必要的礼节,说不定阖家上下都得诚惶诚恐,恨不能倾尽所有来讨好这位掌管大隋钱袋子的实权人物。

可秦风却无所谓,他现在无官无职,你苏威再牛逼,和我秦大少爷有半文钱的关系吗?

既然没关系,我为什么要讨好你?

更别说你堂堂民部尚书,屈尊降贵到我这一介平民百姓的家里来,要是没事才有鬼。

既然黄鼠狼给鸡拜年,注定没安好心的话,少爷我为什么要舔着脸凑上去给你宰,傻了吗?

僵持许久,终究还是苏威没了耐性,要知道他那还一堆事呢,哪有时间跟一个毛头小子空耗。

“子玉,老夫年长你不少,又曾跟你父同朝为官,这么称呼一声,不为过吧?”

听到这话,秦风非但没有洋洋得意,反而有一股毛骨悚然的感觉。

试着想想,如果你作为一个平民百姓,一个省部级大官突然来你家跟你攀关系,你害不害怕?

可伸手不打笑脸人,再加上那次确实承了这位的情,秦风也只能捏着鼻子笑道:“部堂大人言重了,表字取来就是让人叫的,部堂大人如何叫不得?”

“贤侄爽快。”

秦风的脸有些绿,刚才还是表字呢,这就贤侄啦?

“子玉贤侄,老夫听说你对武事也有造诣?”

秦风一脸警惕地看着苏威,失口否认道:“没有的事,部堂大人不知道,小子年轻的时候混账,每日在大兴城中厮混,所以对于拳脚略知一二。”

这年头,夸你拳脚功夫好可不是夸人,而是在骂人。因为拳脚好代表着你喜欢街头斗殴,类似于纨绔、游侠一类的人,如果放到后世,这话几乎就是指着你的鼻子说你是街头混混。

苏威撇撇嘴,这小东西怎么跟个刺猬一样?还年轻的时候,你现在几岁,毛长齐了吗?

见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