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节(1 / 3)

加入书签

死无全尸!

身首异处!

五马分尸!

挫骨扬灰!

托祖宗的福,路谦听了好多好多关于吴三桂的事情。眼下,康熙帝一提,他就想起来了!

“圣上平定三藩之乱,乃是黎民百姓的一大福祉!就是不知此次赐宴,臣等微末小官可有这福气参与其中?”路谦半低着头,但他用眼神充分的表达了他的期待。

“那就在京中的从五品以上官员者赴宴吧。”

路谦瞬间绽放笑容,浑身上下都洋溢着无与伦比的喜悦之情,配上方才的对话,他只差没在脸上写着,平三藩对啊,吴三桂死得好啊!

康熙帝很是满意,愈发觉得先前的策略没错。

前明的达官显贵后裔并那些遗民隐逸,原也不是凝聚成一团的,从他们之中择出那些重仕途前程的入朝为官,一点一滴的将这些人分化,早晚有一天,他们都能为大清所用!

就是这个路谦,是不是有点儿太狗腿了……

这个念头也就是在康熙帝的脑海里一闪而过,最终被他认定为路谦年岁小经历少,毕竟真正痛恨大清的人,多数都是上了年岁的老人。

殊不知,路谦此时想要保持住面上的笑容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儿。

祖宗啊,他气得冲着路谦的门面挥出了老拳。

是的,祖宗再怎么打人,路谦都感受不到丁点儿的疼痛。但要知道,一记老拳直冲门面而来,是个人都会本能的闪避的。就算因为速度太快而无法躲避,那也会下意识的闭上眼睛。

但路谦不行的,他必须做好表情管理,非要不能瞎躲避,还不能闭眼,甚至还要保持住面上的笑容,还要保证笑容的真诚,以及眼神里透出的喜悦光芒。

代入一下……

有个鬼在你眼前挥舞着老拳,一拳又一拳,你不能躲闪也就算了,还要露出真诚的笑容,笑得阳光明媚、月岁静好。

太难了。

直到离开了宫中,路谦这才垮下脸来,死鱼眼的看向他祖宗。

祖宗才不怕,连半点儿羞愧都无,甚至还能反过来骂他:“骨气!面对鞑子皇帝,你必须得充满了骨气!想当年,老夫……”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路谦盘算着,乡试还有一个月才正式开始,之后还要持续半个月,这还不算后续的批卷评分排名等等。就算等乡试放榜了,都不能算是彻底结束了。那些个离京的翰林官,若是去的不算远倒还好,离得远的,像江南那一代的,只怕至少也得等十月底才能返京。

也就是说,接下来他还是会在南书房轮值的。

苦啊!

他觉得他上辈子一定是黄连地成的精。

就算是黄连精都没他那么苦!

好消息也不是没有。

之后没两日,宫中就传来消息,因平定三藩之乱,康熙帝决定赐宴于瀛台,从五品以上官员皆可参与。

这消息跟路谦入宫轮值的时间太接近了,尤其好死不死的,在路谦之后,康熙帝因为忙于政事,压根就没唤翰林关入内。也因此,很多脑子活络的都将目光落在了路谦身上。

其中甚至包括了掌院学士朱大人。

路谦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可以说,朱大人之于路谦,好比那伯乐之于千里马。假如当初没有朱大人的举荐,只怕路谦如今也还在九江书院里借读,等着参加来年二月里的会试。

就算他真的能通过会试入仕,但能留在翰林院的机会却极为渺茫,除非他能成为三鼎甲之一。多半情况下,像路谦这种没什么后台,甚至连个能耐的同窗好友都没有的人,只怕就是外放的命。

光是外放其实无所谓的,几乎每个官员都会经历一番的。但问题在于,没有背景的官员一旦外放,还是那种刚入仕的,必是会被放到一些穷山恶水的地方。

假如能顺利度过,那么一般都会连任一届,如此这般六年时间就过去了。要是这中间出了个什么纰漏,那完了,轻者被罢职免官,严重的还有可能获罪,毕竟身为一方父母官,本身就有义务带着辖区内百姓过上好日子。

还有一种可能,就算本身的能力不错,任职期间也并不曾出任何差错,甚至还有了不少的功劳。但功劳被上峰抢走,评语也不佳,要么继续待在这穷山僻壤里,要么就换到另外一个更穷苦的地方接着熬资历。

有多少人,明明是进士出身,终其一生却是在县太爷的位置上度过。

……

这就是普通人科举入仕的结果。

甚至于就算这样了,都算是个很好的结果了。毕竟,每一届都有很多人没办法补到缺,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选择等待。

连路谦都觉得,自己是欠了朱大人一份天大的人情。

这确实挺不容易的,毕竟他忒不要脸。

也因此,当朱大人将他唤过去,询问当时在宫中发生了何事时,他便一五一十的说了出去。当然,祖宗是不可能提及的,这辈子他都不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