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八章:报纸的想法(1 / 2)

加入书签

听到了周瑜的解释之后,刘辨整个人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轻轻的笑了笑,似乎是十分的满意一般。

“哈哈,公瑾果然厉害,既然这样,那你就安排一下吧。”

刘辨此时此刻经过这些流民的事情之后,突然发现如果控制一个人,那么就要控制住他们的精神,顿时刘辨的心里出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段时间因流民突然间增加,整个秣陵城中的劳动力十分的充足,可以让他们建设一些十分有作用的东西。

“比如造纸,比如印刷术,这些都可以实施了,而以后,刘辨更准备印刷一些教育儿童忠君爱国的书籍,以此来控制这些人!”

而且自己应该准备一些东西,用来赚钱,否则单单的凭借税收,恐怕还不足以支撑自己开销啊。

此时此刻刘辨的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自己为什么不去弄一些类似于报纸一般的东西,发扬出去呢?如果推广的面积十分的广的话,恐怕自己还可以发布一些招贤纳士,吸引流民的消息!”

此时此刻刘辨整个人脸上都闪过了一丝兴奋的神色。

“说干就干,想到这里之后,刘辨急匆匆的来到了胡惟庸的府邸之内。”

“胡军师!”

刘辨看了一眼正在奋笔疾书的胡惟庸,然后轻轻的开口说道。

“嗯?主公?您怎么来了?”

胡惟庸转过身看到刘辨之后,整个人明显的一愣,然后整个人有一些疑惑的开口对着刘辨问道。

此时此刻刘辨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让胡惟庸替自己运营一些产业,赚一些钱来供养军队。

毕竟胡惟庸在内政上比不上顾雍,在计谋上比不过周瑜。

但是胜就胜在胡惟庸这两个方面都不是很差,十分的均衡,所以胡惟庸更适合去做这件事!

所以,刘辨就想直接新建一个组织,名为经营司,这个部门就是以后刘辨的钱袋子和情报组织。

“胡军师,最近我有一个想法。”

听到刘辨有想法之后,胡惟庸一瞬间便明白了,恐怕刘辨这个想法和自己有关系,所以当即急忙恭恭敬敬的开口对着刘辨回答道。

“不知道主公有什么想法?”

此时此刻胡惟庸的态度十分的尊重,整个人径直的开口对着刘辨问了起来。

“我准备成立一个特殊的部门,他的主要任务就是……。”

当即刘辨便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告诉了一旁的胡惟庸,而胡惟庸听到了刘辨的解释之后。

整个人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然后久久不语,似乎是在思考究竟行不行一样。

过了好久之后,胡惟庸似乎是考虑明白了什么事情一样,露出了一个笑脸。

对于刘辨口中的报纸,虽然胡惟庸不了解,但是听到刘辨的解释之后,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一样,然后点了点头。

“主公,这个报纸是不是就是类似于邸报一般?”

现在大汉境内已经有邸报了,不过一直在小范围内传载,还没有被官府所利用。

而这个邸报的用处经过刘辨这么一说,看起来似乎是还十分的大一般。

这个所谓的报纸如果被官家运作起来,恐怕影响力就会变得十分的大。

而且订阅量也会十分的高,而且还可以免费为自己做宣传,这简直就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啊!

对比之前官府所用的告示,告示的作用就是将朝政命令通过各州郡下发,告诉天下百姓一些重大的事情。

只不过因为告示的记录载体是绢、布、竹简等,所以数量甚少,都是朝廷直接将内容发放给各州郡的官吏。

在由官吏通过口头传达给百姓的,百姓基本上没见过告示实物。

而刘辨口中的报纸,却是通过廉价量产,面向全民的一种新型的通告手段。

虽然这个年代除了一些官宦家庭与富商之外,绝大部分的百姓都不识字。

不过并没有关系,只需由刘辨出钱,招募一些识字的人来给百姓读报,并顺带尝试着教导百姓认识一些常用字就是了。

这也是一种变相普及教育的手段,看起来这个报纸的计划,全都是好处,几乎没有任何的坏处啊。

而对于胡惟庸这种谋士来说,很快就明白了,刘辨口中报纸的重要性和危险性。

因为这可是切切实实的可以将一些舆论的力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啊!

幸好刘辨及时想到了这么一招,否则一旦被其他的有心人掌控的话,恐怕就不是这么简单的了。

但是这个报纸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搞不好,被别人学了过去,恐怕舆论权就彻底的落到了别人的手中了。

不过这些诸侯恐怕一时间不会抄袭,因为那些贪婪无度的家伙绝对不舍得将钱花在这些缥缈无踪,短时间里完全看不见收益的事情上。

甚至还会嘲笑刘辨,居然做出如此好笑的事情。

但是恐怕过一阵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