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节(1 / 2)

加入书签

☆、

刘秀琴早就想去城里逛逛了,前些日子家里忙没有空,刚好这几日闲着,而周黎也考完了试,有人陪着一起,就把她给拉上了。

她们一早是和周国华一起去的,到了城里,周国华摆摊,她两就去逛了逛。

“我的衣服就不用买了,一个夏天也够穿。”周国华摆弄烤串,抬起头来对她两说了一句。

两人把车停在一边,拿了个布包,站在摊前,说:“我看看,有合适的也给你买一身。”

“也别买贵的,前面摊子上买就成。”周国华想了想也就同意,只是他成天摆摊,穿好的也是浪费,不免要提醒一句。免得买贵了他心疼。

“我知道。”刘秀琴朝他手一挥,说了几句,就拉着周黎走了。

两人沿着街往前走,路过一家,就看一家。逛了四五家了,一件都没买,于是周黎忍不住问:“妈,要去哪家买?”

刘秀琴左看右看,一直往前走,不慌不忙的回她:“哎呀,着什么急,多看几家,看看哪家便宜。”

“这家,这家。”刘秀琴又拉着她进去。

她挑的仔细,拿着衣服在自己身上和周黎身上比划,“现在买就是便宜,过节前来要贵好多。”她拿了一件粉色的上衣,在她面前晃了晃。

“这件不错。”周黎看了眼,确实不错,这家店衣服好看,也不贵。

两人在店里挑了好长时间,家里几人的都买齐了。刘秀琴手上拎了两个袋子,周黎手上也拎着两个。

“走,回去。”

两人回到摆摊的地方,周国华正在忙,看她们一眼都没空,只是低头说了句让她们路上当心点,便忙着摊子的生意。

“爸,我们先回去了。”周黎推着车,回头看了一眼。

摊子前人太多,周国华可能是没听见,半响都没回她。周黎回过头来,对着旁边的刘秀琴说:“走吧。”

刘秀琴又撇了一眼,然后骑着车往乡下走。现在是下午,还要赶回去做饭,家里还有一张嘴等着,回去晚了,又要嚷嚷。

骑着车子也快,两人很快就到了村口。村里人多,路又窄,两人只好下来,推着车子走,偶尔遇到熟人和刘秀琴打招呼。

村口的小卖部又聚集了一大片人在聊天,其中有两个还没见过,周黎不免多看了几眼。

“今天来了两个媒婆,不知道是谁家要嫁女儿了。”刘秀琴看着那边的人说了一句,话语间不免有些可惜。

“那是媒婆啊!”她又回头看了一眼。

乡下的嫁娶,她还是知道一点的,很多人家的女儿不上学了,就等着嫁人,年龄没到的,先定下来,等年龄到了就嫁过去。

媒婆这个时候来,不知道是帮谁家说媒。

周黎心情有些复杂,虽然不关她的事,但是心中不免感慨。推着车,低着头,一路走回了家。

“那是谁家的女儿?”周黎和刘秀琴的背影刚消失在拐角,小卖部门口就有一个人问了起来。

问的人正是刘秀琴说得两个媒婆的其中一个,而她问得人则是杨桃花。

“她呀,你别想了,那姑娘说是还要上学的。”杨桃花摇摇头,直接了当的说出来,断了她的念头。

上次刘秀琴态度和脾气她是见识过的,要真是去她家说媒的话,肯定又有风波。

“我回去做饭了,信我的,没错。”杨桃花郑重地说了一句,说完就转身离开。

那媒婆半信半疑的看了一眼她的背影,正在纠结要不要再打听一下时,又有个人走了过来。这人她认识,是她嫂子娘家,隔壁吴大伯家的女儿,吴慧芳。

刚才怎么没看见她?要是刚才瞧见她,就找不找别人打听了,找她就行。

“慧芳啊,近来可好,我们好久没见了,刚才还想着找你去。”媒婆姓李,人称李媒婆。

这个李媒婆是个人精,瞧见熟人,脸一会就变了,笑脸盈盈的对着吴慧芳客套起来。

“我刚从外边回来,大老远的就看见你了,赶紧过来瞧瞧你。”吴慧芳扯出一张笑脸,眼里隐隐有着算计,她眼珠一转,又问:“李姐姐今天是来…”

刚才老远就看见她了,本想着装作没看见,不想和她假客套,哪只刚想转身,又看见她和杨桃花聊了起来,还指了指周黎的背影。

思虑片刻后,心中有了猜想,这才走过来,和她聊聊。

“哦,我能来做什么,不就是说媒的。”

吴慧芳点头,说:“方才你指的那个女孩,我认识,学习差得很,听说…”她左右看看,凑近了点。

“她爸妈想把她嫁出去。”

李媒婆错愕,怎么和刚才的人说得不一样,“不是说还要上学吗?”

这到底谁说的是真的。

“哼,上什么学,家里三个孩子,再说,女孩子上学有什么用,她爸妈又不傻,你说呢?”她带着轻蔑的语气说着。

说完看眼她的反应,果然看见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