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5章(1 / 2)

加入书签

即便她再生下一个皇子,也未必能够晋为妃位。

将来的许多年之内,她也许只能停留在嫔位上了。

孩子在钮祜禄贵妃这儿,终究是个保障。

另一方面,孩子在钮祜禄贵妃这儿,能和永寿宫多亲近些,钮祜禄贵妃会更放心。

一旦孩子离了永寿宫,和永寿宫的牵绊难免会渐渐少了。

先前钮祜禄贵妃就曾对十阿哥说过,要两个孩子多多亲近,意思再明白不过。

离的远了,如何亲近?

至于和自己的孩子生分,英珠并不担心,大不了以后常来永寿宫走动,以钮祜禄贵妃平时的性情和作为,不会干涉他们母子相见,她依旧可以常常见到孩子。

想当初宜妃生下了五阿哥,不也是将人送到了皇太后身边抚养吗?

有舍才有得。

她再如何舍不得孩子,总还是要先为孩子的安危着想。

康熙深深看她一眼,“为何有这个想法?朕可以让你亲自抚养。”

身在嫔位,她是有资格亲自抚养皇子的。

不是每个人都狠得下心与自己的骨肉分离。

英珠笑了下,露出一丝赧然,“嫔妾初次怀孕,没什么照顾孩子的经验,贵妃娘娘身份尊贵,经验又多,孩子能留在贵妃娘娘身边,是他的福气。

嫔妾不求其他,只求孩子平平安安的。”

康熙沉默良久,点了头,“也好,朕回头与贵妃说。”

英珠起身勉强屈了屈膝,“多谢皇上。”

康熙看着她的眼神更加温和,“你放心,有朕在,定会保全你们母子。”

英珠不意外对方猜出自己的心思。

一方面贵妃有十阿哥,又只是暂时抚养她的孩子,并非记在贵妃名下,排除了她借贵妃抬高自己孩子身份的可能。

另一方面,什么没经验照顾孩子,这些压根无须她亲自去做,都是由保姆和乳母来照顾的,她这个借口自然也就不成立。

那她的目的就很容易猜到了。

她有意让皇上明白她“简单”的心思,不过是让对方将他们母子更加放在心上罢了。

一个一心一意只想保全自己孩子的嫔妃,无疑更容易让人动容。

皇上能够给她这样一句保证,不论能否做到,至少是个态度,也会放在心上。

英珠垂眸,道:“嫔妾自然相信皇上,只是皇上日理万机,嫔妾哪里好让那些烦心事打扰到皇上,皇上能够给嫔妾这般恩宠,嫔妾已经很知足了。

再说,贵妃对嫔妾素来多有照顾,孩子留在永寿宫,也能给十阿哥做个伴。”

谁又说得准?

英珠的选择在康熙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后宫女人之间的事他不是不清楚,只要不妨害到龙嗣,他懒得管,也没精力去管。

目前来看,眼前的女人并无多余的心思,骤然承宠,难免心有不安,有这些考虑实属正常。

钮祜禄氏的性子他了解,孩子由钮祜禄氏抚养他没什么不放心的。

“你能如此想也好。”康熙颔首,难得她对贵妃足够尊重,又是个知恩图报之人。

随着天气愈发暖和,离英珠分娩的日子越来越近。

恰在此时,永和宫传来喜讯,王氏已有三个月身孕。

此前并未传出任何消息。

看来永和宫的保密工作做的极好。

不过这又是何必呢?

凭她德妃还护不住一个庶妃的孩子吗?

没人会在意一个出身寒微的庶妃是否诞下皇子。

此消息不啻于一道惊雷。

但惊讶过后,真正放在心上的人怕是没几个。

继丽嫔喜塔腊氏有喜后,宫里又多了桩喜事。

康熙大喜,一连多日探望王氏,留宿永和宫的次数也渐多,相反,英珠已有多日未见着皇帝。

在眼下即将分娩的情况下,皇帝的目光却落在了王氏身上。

王氏的风头一下子盖过了丽嫔喜塔腊氏。

许多人都抱着或嫉妒,或幸灾乐祸的态度。

英珠却并无太大反应。

王氏也算得宠,怀上是早晚的事。

何况,眼下的她一心惦记着肚子里的孩子,随着分娩的日子越来越近,心里就越来越紧张。

压根没功夫去想其他人其他事。

皇上现下关心谁,更不在她考虑范围。

刘太医照例来诊过脉,说是一切都好,英珠便放了心。

钮祜禄贵妃身边的官蕊送来一株玉兰花。

说是英珠身子重了,不方便出门,正好玉兰花开了摆在屋内,也好添些春意,放松些心情。

官蕊是钮祜禄贵妃身边另一个较为信任的宫女。

英珠谢了贵妃,官蕊一丝不苟地屈了屈膝,告了退。

金铃送了人出去。

银簪抚了下清雅宜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