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2节(1 / 3)

加入书签

“大小部族难以计数,当有数万之众……”没有详细的调查,哪怕身出其中,秦再雄也只能给出个模糊的答案,并且,说了跟没说差不多。

略作沉吟,刘承祐问:“你部下瑶民,有多少人?”

“男女六千余人!”秦再雄似乎有些自豪,这毕竟算个大势力了。

“如何营生?”

“一靠采摘,二靠渔猎,三靠耕作!”秦再雄几乎不假思索应道。

“朕览史书,中原常以荆蛮、楚蛮视湖南,思之大不利和谐。今既收取湖南,欲遣官育化,一体治之,无分汉蛮,一视同仁。秦卿以为如何?”有些突兀地,刘承祐问道,满满的试探之意。

秦再雄微愣,下意识地说道:“若得如此,则湖南诸族必定钦服大汉,满誉陛下如海之胸怀!”

对其回答,刘承祐似乎有些不满意,觉得这话除了无营养的吹捧,并没什么意义。但是,稍作思量,秦再雄忽然认真地问刘承祐:“敢问陛下,倘若朝廷化治辰、溆五州,似乎臣这样的首领、族帅,朝廷打算如何处置?”

这一回,刘承祐是真的感到惊异了,以同样认真地眼神打量着秦再雄,又以同样认真的语气答复道:“朕还是那句话,一视同仁。一应族长、首领,可至东京,学习治政之术,驭民之法,而后量才任官。至于诸族民,同样可以通过科举、战功,任官为将。有技能者,经过官府考核,亦可于衙署为吏。似秦卿这样的勇略之才,待有功勋,朕自当以爵职赐之!”

大抵是感受到了刘承祐的诚意,秦再雄郑重地应道:“臣愿率部下族民,归化朝廷,听凭安排!”

这真的是个聪明人,这是察觉到皇帝的态度与朝廷的政策,向做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了。但不管如何,对其态度,刘承祐是真的挺满意,有这样一个蛮酋,实在难得。

想了想,刘承祐不禁叹道:“可惜啊,像秦卿这样慕王化,明事理的人,终究太少了!”

秦再雄也算机警了,闻之,不由问道:“陛下何出此叹?”

“溆州的苻彦通,你当知晓吧!”

当然是颔首以应:“正是!其纵横五州数十年,声势甚大,臣在辰州时,与溆州也有交往。”

“朕相邀苻彦通来东京小住时日,并封其为溆王。只是,朕虽然推诚置腹,苻彦通似乎对朝廷心存疑忌,不愿动身!”刘承祐好像一副当真可惜的样子,满目欣赏地看着秦再雄:“有鉴于此,朕方觉得,似秦卿这样的豪杰忠良,十分难得啊!”

闻赞,欣喜的同时,秦再雄也不禁主动道:“陛下,臣愿意去溆州,替陛下劝说苻彦通!”

“那倒不用!”刘承祐轻敲着御案,悠悠说道:“朕现在考虑的,是对辰州的收治!”

稍微换了个姿势,盯着秦再雄,刘承祐问:“与秦卿一番交谈,朕所获颇多。如欲治辰、溆五州,正需你这样的明理识事的人才。而今大汉,施行文武分治,各司其职,不知秦卿是欲驭文治政,还是统兵经武?”

汉天子这副贤明的模样,让秦再雄颇为感动,竟然还参考他的意见。同时也很上心,考虑过后,秦再雄说:“陛下,臣识字不多,徒有一身武力,还是愿意领兵,为陛下沙场建功!”

“好!”刘承祐直接颔首:“朕允了,不过在此之前,朕还需要你回辰州,配合朝廷官员,对辰州汉蛮的编户齐民!”

“是!”秦再雄也不加犹豫,恭顺极了。

等接见完秦再雄,已至傍晚,暮色降临,刘承祐干脆留秦再雄一道用膳。这个时候,秦再雄发现,皇帝的膳食,尚不如他在东京的吃喝。心有所感,这大抵就是传闻中明君的表现吧,天朝有明君出,四方诸族,唯有伏首效忠,否则必取其祸,这中朴实的道理,秦再雄还是明白的,由此又打消了心头的些许疑虑。

事实上,对于辰、溆诸蛮的治理,刘承祐当真没有一劳永逸的想法,他不会天真地以为,政策下去,南蛮尽安。

凡是涉及到民族问题,哪里是那么容易解决的。刘承祐认识很清楚,他要的只是楚蛮归治,归汉制,进一步削弱其独立性,如此足矣。

至于完全消除蛮酋、首领之类的影响,刘承祐根本不作那妄想。哪怕中原州县,都饱受宗族、乡党之弊,还能冀望一干蛮民,完全接受朝廷的统治?

就拿秦再雄来说,他将部民全部献出,接受朝廷的整治,然后做汉将,受勋爵,如此,只会使其名望更高。今后,在辰溆五州,可想而见地会崛起一个“秦氏”大族,对此,刘承祐看得很清楚,但不会去阻止,甚至会鼓励。

但有一说一,刘承祐的辰州政策,对于民族融合,文化的交流发展,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湖南毕竟有其特殊性,汉化情况良好,又有中唐以来的文化崛起,对朝廷的抵触,不会那么大。

待到取得岭南、西南,又将是另外一种处置政策了。很多时候,综合因素下,羁縻政策,乃是最合适的办法。

郭荣奏事

枢密院内,军机房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