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0节(2 / 3)

加入书签

是真的没必要。

谁站出来说,很容易就被扣上“伱是不是害怕被查出来”的帽子。

所以四脚帐的推广,还是很容易的。

至于所谓的央地二级税收体系,这东西已经预热很久了,目前给地方的税收权力并不大,主要是在对户口累进税和分家公证税两个税种上面。

说白了,都是针对士绅收的税。

在地方官府看来,他们也知道这是鼓励他们去跟当地士绅去斗的阳谋。

可是没办法啊!

以前他们不敢动士绅,那是因为方方面面都需要当地士绅的帮助,毕竟地方官都是流官,没有地方势力的配合,很容易就会成为光杆司令,但现在不一样了,只要涉及到钱,那么很多事情就不好说了。

或许不会把人得罪的太死,但无论如何,士绅这层皮,都得被扒下来,区别只是能不能商量扒多少的问题而已。

当然了,如果只是地税,其实并不够,因为如今大明的税收体系已经说是千疮百孔都不为过,想要恢复正常,必须藉助更加强力的手段,但是,要想在短期内把手伸到乡里去,这是非常艰苦的,需要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更要有一套严密而周祥的方案来执行,不是那么容易的。

但姜星火显然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他之前跟朱勇谈的,就是这些事情。

自从税卒卫成立,他已经准备了一年之久。

已经有数以万计的伤残老卒,被培训好了。

这些老卒能识字,能算数,而且有足够的爱国情怀,姜星火认为这些人肯定可以圆满地完成收税的工作,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身上的勋章不骗人。

“同时着力推进税卒下乡,将税卒与税收两者深度融合,通过扎根于乡镇的税卒,改变传统‘皇权不下乡’的模式,推动地税系统的真正建立与国家税收的高效征收,通过老卒识字认字、算数学帐,促进税收的更加公平与更加公正。”

人事

姜星火代表总裁变法事务衙门做的报告,不仅给予了大明帝国的高级官员们很深的触动,而且从事实层面上,已经宣告了,这个庞大的帝国,经过姜星火到目前为止为期一年的变法,已经焕发了新的风貌。

显然,下一阶段的变法,就在方方面面都意味着要进入到深水区了。

农业上自不必多说,现在相对人少地多且小冰河期尚未致命,在未来的数十年里,大明农业部门的生产都能满足变法所需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来支持一部分人口进入工业、商业等部门,工业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

换句话说,在明末你就是想变法也变不了,基础条件不行谁来都白扯,而明朝中期,则出现了人口压力过大、官僚系统僵化等问题,变法的难度系数更高。

所以,从农业和人口角度,明初其实是最容易变法的。

而工业呢?

工业上初步建立了以棉纺织业为代表的手工工场区,重工业里最关键的煤铁部门得到了关键的技术突破。

但客观地来说,这些对于工业革命的完整展开,却是远远不够的。

目前这些零星的火光,还不足以点燃整个大明的技术变革。

而且,蒸汽机、工具机、零件等关键科技,尚未完成技术攻关,距离大批量投产,更是遥遥无期。

所以工业革命的道路虽然开了个好头,但却依然任重而道远。

而经济体系上没做成的大事,或者说未来要经受的考验,那就更多了。

别的不说,在跨海征日之前,要完成宝钞的币值和信誉的恢复,这就是一个非常非常有挑战性的任务。

除此以外,建立一个核心地区的国内贸易“点对点商道”组成的商业交通网络,以及未来设想的,基于此而产生的货栈和邮局系统,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

当然,最难的,也是意义最重大的,还是税卒卫下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等将上下求索。”

姜星火用微改屈原的《离骚》中的一句话,结束了整篇工作报告。

这个时代不流行鼓掌,房间里没有经久不息的掌声,但众人复杂的目光,却是对姜星火变法一年以来工作的最好注脚。

没有人不敬畏一个真的能把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变成现实的人。

不管这些话,曾经在众人眼里到底有多么可笑,当这些吹过的“牛”都变成眼睁睁的现实的时候,谁还能不重视呢?

而暂时秉政的姜星火做完了工作报告之后,就开始拿出了另一份文书,宣读起了最重要的内容。

——永乐元年考成法结果。

这份结果,在场的众人中,除了吏部尚书蹇义以外,无一人知晓。

众人都紧张地盯着正在宣读的姜星火。

“考成优、极优者,应升迁名单如下。”

“”

小官的升迁没有多少人在意,根据考成法,其实按平时的成绩,大家也能猜度出来一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