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47节(2 / 3)

加入书签

因此,踌躇片刻,就在于谦打算上前领旨的时候,沈翼到底还是硬着头皮上前,道。

“陛下,臣知军屯归戍乃是要事,但是,眼下国库已经要见底儿了……”

说着话,沈尚书好好的给天子算了一笔账。

“……边境各处,京中勋贵之家,各处宗室主动呈报的田土,按照朝廷章程,均需赎买,如今边境各处还好,按照陛下旨意,为保边境安宁,四万余顷田土,有三万余顷,皆已进入赎买。”

“但是,各宗室及京中勋贵之家,却仍旧搁置着,朝廷对外说,是账目庞大,尚未整理清楚,但是实际上却是因为,国库如今银两已然不足。”阑

“如若此事不能解决,想要将收归的田土重归屯戍,恐怕十分艰难。”

“而且……”

抬头扫了一眼在场的其他大臣,沈翼叹了口气,但是到最后还是不得不开口,道。

“陛下明鉴,这两年朝廷工程不少,虽然自从地龙翻身后,陛下已然下令停罢诸工程,但是,朝廷仍旧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这两年之所以能够宽松一些,有大半缘故,都是因为陛下重开互市。”

“然而,如今草原内乱,和各部的互市时断时续,转过年来,等兵部这边整理得当,赎买之事便迫在眉睫,此事该如何解决,臣思之良久,却始终不得良法,如若再不解决,恐怕后续推行大政时,便不得不停滞了……”

多管齐下

沈尚书卖惨,不是第1回 了。阑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私底下哭穷,类似这种半公开场合的说没钱,倒是少见。

毕竟,私底下跟皇帝卖惨,那是在暗戳戳的表功,顺便打个秋风,但是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哭穷,却不免让人看轻了户部。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沈翼这回是真的没办法了。

眼瞧着众人的目光都朝他汇聚过来,沈翼叹了口气,继续解释起来。

整饬军屯的大政,在施行之前,兵部和户部做了多番详尽的测算,那个时候,沈翼就曾经提出过国库用度不足的情况,并且想了解决的办法。

只不过,当场就被否掉了,在那之后,两部又重新商定,总算是最终拿出来了一个章程。

按照最初的设想,整饬军屯的过程,是先出后入,即朝廷先出钱对部分田地进行赎买,重新收归军屯当中,同时,对仍旧心存侥幸,隐没军屯的官员仕绅进行重罚,轻则数倍,重则抄没家产。阑

随后,对照黄册及鱼鳞图册,对由民田收归的军田进行转籍,现如今在整饬过程当中,为了保证稳定,只是对各种田土的类型进行了重新确定和划分,但是耕种的佃户百姓,仍旧和原来一样,并没有完全收回交由官军耕种。

所以下一步,就是实质性的转籍,以一丁三十亩为标准,在赎买银两已经支出的情况下,将多余的田亩划归官军耕种,这个过程十分繁杂,但是,总还算是温和。

因为赎买需要的银两数额庞大,所以户部最终确定下来的方案是,多个进程同时推进。

出银赎买跟罚没隐匿同时进行,辅以民田转籍,逐步填补亏空,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进度平稳,罚没隐匿来钱快,但是不确定性强,且数量注定不会太大,民田转籍来钱慢,但是数额巨大且稳定。

二者同时并行,可以大大减轻户部的压力,当然,真正施行的时候,肯定仍旧是入不敷出的状态。

按照户部的测算,第一年也就是今年,户部的压力会非常大,赎买的银两当中,至少有七成以上,需要直接由户部先行支出。

之后,逐年递减,大概在第三年左右,随着民田转籍的数量越来越多,各地军屯恢复,一方面军费支出减少,一方面军屯贡献的赋税增加,渐可做到收支平衡,不需要户部再额外贴补。阑

但是,有句话叫计划赶不上变化,设想的挺好,但是真正实施的时候,就出问题了。

这样庞大的改革,原本按照预想,从清丈田亩到赎买田亩,再到民田转籍的完成,至少要花三年左右的时间。

时间够长,给户部辗转腾挪的空间也就够大,拆东墙补西墙的,各处抠一抠,再打打秋风,虽然紧张,但是勉强也能支撑下来。

可是,谁能想到,天子的手段这么厉害,先是搞定了勋贵,随后又说动了代王府牵头,更是以雷霆之势,派出了两大尚书南北坐镇,快速推进。

如此一来,户部的压力就骤然增加,虽然说,因为时间不足,所以需要赎买的田地,也没有预想当中的那么多,但是,也达到了原本设想的八成左右。

因此,不说别的,就单是边境的这三万余顷田土,就把户部几乎给掏空了!

但这才是一个开始,明明说好的同步推进,但是具体实施的时候,朝廷的精力几乎全部放在了田土清丈和收归的上头。阑

除了被金濂直接请王命旗牌砍死的那几个边将之外,其他的大多数将官,都被关押待审,尚未完全定罪,更不要提罚没隐匿了。

罚没的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