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41节(2 / 3)

加入书签

但是, 就在这个时候, 司礼监秉笔太监怀恩却带着一队人走了过来, 道。

“陛下口谕,召兵部尚书于谦, 左都御史陈镒,刑部尚书金濂, 丰国公李贤, 靖安伯范广, 昌平侯杨洪武英殿见驾。”

说这番话时,怀恩并没有刻意的避着人, 所以,在场的大多数大臣, 基本上都听见了。

这六人当中,于谦, 陈镒,李贤,范广, 都是实打实的天子党,被天子召见商谈政务不算奇怪。

整饬军屯的奏疏虽然通过了,但是,到底还只是开端,后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天子召见他们商议一番,合情合理。

但是, 金濂和杨洪……

老大人们纷纷想起刚刚被投入诏狱的宁远侯任礼,心中不免对此次召见的内容, 又多了几分猜测。

不过,无论在场之人如何作想,天子召见, 都不可怠慢。

于是,于谦等人客气的朝着怀恩拱了拱手,没多犹豫, 便跟着往武英殿方向赶去。

到了武英殿中,怀恩引着众人到了偏殿,然后拱了拱手,道。

“陛下正在更衣,吩咐请诸位稍待,今日廷议时间不短,想必诸位也饿了,咱家吩咐宫人备了些点心茶水,诸位可以进些先垫垫,咱家便先回去伺候了,有什么事情,诸位吩咐宫人即可。”

怀恩到司礼监不久,所以,相较于成敬,众人对他并不算熟悉,只听说是和舒良一样,是自幼在宫中服侍,后来得了天子青眼,才被新提拔上来的大珰。

现在这么一接触,老大人们倒觉得,此人和舒良那等口蜜腹剑之辈,颇有几分不同。

如今天子身边得宠的宦官有不少,但是,大多都是在内宫办事,真正和朝堂上打交道的,其实无非是成敬,怀恩,舒良三人。

舒良自然不提,前一段时间,宣府城中‘劝谏’太上皇的光辉事迹,彻底让这位东厂提督太监出了名。

虽然说,没有像王振一样那么招人恨,但是,也十分符合文臣们对宦官的一贯刻板印象。

依仗皇权,嚣张狂妄,肆无忌惮,脸上永远带着虚浮的笑容,看着便让人觉得不是什么好人!

不过,舒良再嚣张,却有一点好,那就是惟天子之命是从,自然,也因此十分得天子的宠,地位稳固难以动摇。

再加上,很多时候,他虽然行事乖张,但是除了太上皇的那件事情之外,也只是恶名在外,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让群臣无法容忍的事情。

所以,老大人们对他,也就是敬而远之,当不存在罢了。

除了舒良之外,相对来说,读书人出身的成敬,给朝臣们的观感就好得多。

虽然同为宦官,但是行事老练,政务娴熟,而且难得的是,有自己的原则和坚持,时常能够劝谏天子,简直和舒良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极端。

而怀恩,虽然接触的时间不长,但是,他给人的感觉,既不像舒良那么肆无忌惮,也不像成敬那么不苟言笑。

如果非要给他一个印象的话,那么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周全。

不论是待人接物,还是言行举止,他都好像有一种气质,让人觉得,事情交到他的手里,可以让人放心的气质。

摸了摸刚送上来的,温热的刚好可以入口的茶盏,就连于谦都罕见的起身拱手,算是给怀恩回了个礼。

送走了怀恩,偏殿中的氛围却反而有些沉寂。

忙了一大早上,众人也的确是饿了,捏起送上来的点心,便吃了起来。

稍顷,待众人用了些吃的,却又有内侍来通报,道。

“各位老大人,陛下临时有些事务处置,大约盏茶时候,还请诸位在此继续等候片刻。”

于是,在场众人不由面面相觑,只能坐下继续等。

不过,点心也用过了,只这么干坐着未免尴尬,于是,沉默了片刻,李公爷率先打破了沉默,道。

“今日廷议,侯爷当众揭露宁远侯的罪行,实乃大勇之辈,若非侯爷挺身而出,老夫都难以置信,竟然有人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行暗杀重臣之事。”

然而,话音落下,场面不仅没有什么缓和,反而变得更加尴尬。

“丰国公过誉了,老夫也只是……”

杨洪苦笑一声,看那样子想说什么,但是,话到嘴边,却似乎又有什么顾忌,一直犹豫着,半天也没有说话,到了最后,也只是重重的叹了口气,苦笑连连。

不过,这个时候,一旁的金濂却开了口,道。

“说起此事,不瞒杨侯,老夫有一事想问。”

将目光落在杨洪的身上,金濂继续问道。

“宁远侯和于少保素无旧怨,就算是他在甘肃牵涉军屯一事,可究竟是多大的事,值得他如此冒险?”

“方才在廷议之上,杨侯还未提及这一点,任礼便被陛下拿入了诏狱,但是,杨侯既然敢在廷上指证于他,想必对他的动机,应该也知道清楚的吧?若是有的话,不知杨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