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73章 土尔扈特(中)(2 / 3)

加入书签

拔低于五百米的丘陵地带,森林、草场密布,这里的环境与漠北以北的林中颇有些相似,土尔扈特人在击败窜入大山的车臣人、印古什人、达吉斯坦人后干脆将王帐迁到了这里,大山、大河,扼守大山唯一的通道,年迈的大汗书库尔岱青还是颇有雄心的。

随着他父亲和鄂尔勒克带领庞大的土尔扈特部落来到欧洲后,书库尔岱青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开心过——虽然他已经六十九岁了。

年近古稀的书库尔岱青(实际上就是楚琥尔戴青,勇猛之士)依旧牢牢地控制着部落的大权,在跟随和鄂尔勒克西进时,部落一路上还裹挟了不少杜尔伯特、和硕特、哈萨克部落,抵达里海附近,更是卷走了不少小玉兹的部落,当然了,能够被他们卷走,多半是信奉天方教不坚决的部落。

书库尔岱青的大帐坐落在一座小山上,那上面本来是奥赛梯人(信奉天主教)对付天方教游牧部族而建设的城堡,被蒙古人攻陷后城堡就沦为了废墟,土尔扈特人没有重新修建,只是在上面建了一座喇嘛教召庙,召庙周围则围着一圈帐篷,自然了,都是来自大夏国一等品级的大帐。

书库尔岱青的大帐是其中最大的一座,同样的白色金边,帐顶的三股叉上挂着羊毛球结,白色的三角旗上绣着一头雪豹——这头雪豹宣示了土尔扈特人的出身,他们来自阿尔泰山。

眼下,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正在山下举行。

大夏国的智亲王、尼堪第四子、现安西大都护、汉名孙德静蒙古名巴特尔者正在帝国按察司指挥使、一等侯王文慧的陪同下带着一小队骑兵朝着这里奔来。

山下,六十九岁的书库尔岱青、四十九岁的朋楚克、十九岁的阿玉奇祖孙三代,加上书库尔岱青的侄子墨尔根,幼子杜加尔都穿着盛装在那里迎接,从山下开始,一直到山上,几百米的地方铺着来自大夏国用机器编织的地毯,在地毯的两侧,一边九个土尔扈特的彪形大汉穿着蓝色丝绸的长袍,黑色的八瓣儿大帽,一起吹响了手中长长的铜号。

孙德静今年十八岁,只比阿玉奇小一岁,但两人的长相却大相径庭,十九岁的阿玉奇,也就是土尔扈特历史上最有名的大汗身形粗壮,区区十九岁的年纪却有了一蓬稀稀拉拉的络腮胡子。

但不要被他的外貌欺骗了,他是土尔扈特人力少有的“饱学之士”,他的母亲是绰罗斯珲台吉巴图尔的女儿,也就是,他是准噶尔汗国大汗僧格的亲外甥。

阿玉奇十岁到十五岁都是在绰罗斯部渡过的,他与巴图尔的幼子噶尔丹是妥妥的发小,在他十五岁、噶尔丹十岁那年一起被送到拉萨大昭寺学习佛法,他与噶尔丹一起获得了“班迪达”的称号(藏传佛教优秀毕业生),在拉萨的几年,他修习了藏语、梵语,加上蒙古语,可算得上是土尔扈特部落少有的读书人。

他回到北高加索只有两年,在这两年里,他带着骑兵深入到高加索山里,将藏在那里信仰天方教的车臣人、达吉斯坦人、印古什人彻底赶了出去,这也与他在青藏高原上生活了一段时间,极为适应高山气候大有关系。

回到北高加索后,他既是汗国的大位顺位极为靠前的继承人,又是北高加索唯一一座召庙额尔德尼召仅次于主持咱雅班第达的人物,威望一时无两。

就是因为阿玉奇的存在,原本还想与朋楚克争抢汗位的墨尔根、杜加尔都彻底死了心。

这里要说明的是,在土尔扈特几人中,年纪最轻、今年二十九岁的书库尔岱青的幼子杜加尔曾在定远骑兵学校完整地学过三年,按照大夏国对待“留学生”的态度,在里海附近,土尔扈特部落的子弟能够完整地学到大夏国的东西。

若是没有大夏国的而存在,北高加索一带的土尔扈特部落日子并不好,由于只有他们一个信仰喇嘛教的部落,自然与周围的哥萨克、诺盖人、阿兰人、钦察人、鞑靼人格格不入,为了生存,书库尔岱青与俄罗斯结盟了,并不时抽调骑兵去参加俄罗斯人对波兰、瑞典的战争,而得到的利益却并不多。

在地理上,由于紧贴着高加索山的车臣人、印古什人、达吉斯坦人等也并不好惹,他们的疆域实际上只到马内奇地峡附近,真正的“鱼米之乡”北高加索大平原他们并没有进入,而是还在以埃利斯塔为中心的荒漠草原上,也就是在顿河、阿提拉河(伏尔加河)、马内奇地峡、里海包裹着的地带,那里也有十几万平方公里,但养活五万帐土尔扈特部落有些勉强了。

故此,历史上的土尔扈特人至少在这个时候虽然号称有五万帐,但每帐的丁口最多四人,而不是像现在占据了高加索山以北、马内奇地峡以南的平原后可以养活十万帐的牧户。

拿下高加索山的高山草场后,土尔扈特人的牧户就有了转场的可能,因为高加索山平均海拔高达三千米,其气候条件与平原地带存在一定的落差,在夏季的时候,土尔扈特人完全可以让一部分牧户转场到高山上。

加上留在原地的、大量信奉天主教、东正教的高加索本地农户,土尔扈特部落从来没有过如此的丰裕,自从其前任大酋和鄂尔勒克带着五万帐牧户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