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七章 虎口拔牙(上)(1 / 3)

加入书签

“想要撤退也走不了。”李铮指着跟在日军汽车后,跑步前进的日军:“你看日军配了六辆卡车,我们这一退,至少要一个连的战士打阻击,这一个连的战士多半回不来了。”

李铮是教导队出来的,有在西北进了红军大学,在作战指挥上一点都不比田嘉禾差。

李铮的分析在理,要让一个连,一百二十多个战士,从四百日军的包围中,顺利突围,确实难度很大。

田嘉禾决定打一场伏击战,只要在第一波攻击下,日军伤亡惨重,就会迫使日军撤退,自己的这支部队的伤亡就不会太大。

“打,我们在火力上并不比日军差多少,关键还有地理上的优势。命令重机枪连将两挺德国机枪拿过来,就放在公路边,先打日军一记闷棍。”田嘉禾盯着自己的老搭档,见对方点头同意。

田嘉禾立刻就命令路上的地雷上弦,做好战斗准备。

路卡出现在公路上,自然引起了日军的注意,不过他们也没有太重视,武安县城内,还有日军两个大队的兵力。

加上作战勇猛的14师团在邯郸等地布防,日军相信,武安县是他们的天下,安全根本就不用去考虑的问题。

再说,从望眼镜里,他们看到了路卡上站岗的都是帝国士兵,人也不是很多,看上去也就两个班左右。

带队的少佐双腿夹住指挥刀,坐在第一辆汽车内的副驾驶位置,举起望眼镜,看了几眼路卡,就失去了兴趣,在他看来,要么就是第一军军部的那些将军们出行,这种机密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少佐能够探听得到的。

进入华北的14师团,是整个华北日军中运气最好的一个师团。

山西战场第5师团久攻不下,两个缺编师团含恨太行山,让华北日军颜面扫地。但第二次太原会战,14师团从石家庄出发战无不胜,在极小抵抗下,一路进攻,逼近太原。

在投入攻城战的第二天,晋绥军就放弃了太原,从汾河退兵,此时第五师团加上察哈尔派遣军的两个旅团,已经连续攻击太原不下半个月,伤亡过万。这份战功也算上到了土肥原贤二和他的14师团的头上。

加上,固守石家庄,稳定冀中局势,14师团宛然已经成为了华北方面军的中流砥柱。

为了配合第一军围剿晋东南的八路军部队,才没有军事行动,在冀南和晋东南交界处防御。

对手不强,而且战斗力很弱,八路军在太行山部队分散,大都避开日军的锋芒。

围剿了2个多月,战果有些惨不忍睹。日军华北方面军统计的伤亡虽然很小,但和他们的战果相比,简直就是耻辱。

太行山纵横上千里,地广人稀,山峦层叠,日军进山之后,往往几天遇不到一个村庄,单单不熟悉地形,就吃了很大的亏。

日军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开始绘制中国地形图,以军事作战之用。但在山区,这些地图还是有些很大的偏差。只能派出专门的绘图人员,在山区内将一座座山峰,一条条沟堑绘制成区域作战图,才免得在山里迷路。

而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压根就没打算和日军作战,反而日军的后勤补给一再被打击,加上又逢冬季,山里气温低,作战部署很难获得预想的效果。

进攻围剿的日军,只能先撤离,重兵囤积在同蒲线和正太线等交通要道。

攻克山西,对日军来说,无疑是想获取山西的战略支援。铁、煤等物资,能够为日军接下来的作战,提供必要的武器弹药。

日军对山区不熟悉,可对平原地区却是已经到了了如指掌的地步。

日军带队的少佐从腰间的文件包内,打开了地图,看着一会儿,发现这个路卡有些怪异。

路卡的南面有一个二十几米的土坡,可以将周围的地形全收眼底。北面有一片树林,不大,也就占地几亩地的样子。但足够一个重机枪连隐蔽,或者一个骑兵连,这就有点意思了。

一般路卡设置,不会设在视野有死角的地方。少佐将车窗拉下来,对站在客车车斗里的一个尉官命令:“让骑兵去树林侦察一下。”

很快,二十多匹战马从大队人马中分离出来,按照骑兵的速度,从大路上赶到树林,差不多是车队到路卡的位置。田嘉禾心中紧张不已,树林中却是安排了一支奇兵,并不是机枪连,而是营里唯一的一个手枪排。

田嘉禾临时抽调了三十多人的一个手枪排,放到树林中,原本准备等日军撤退到树林中的时候,给日军来一下子。

二十响的手枪,在火力上,对上日军撤退部队,自然有很大的优势。

加上树林内光线较暗,可以很好的隐蔽这三十多人。

李铮发现日军的骑兵从车队中分离出来,去树林侦察,心里也没底,日军到底是发现了他们还是纯粹是习惯性的侦察?

嘴里咬着一根从地头揪下来的干草,一口将干草吐了出去,田嘉禾转头对李铮说道:“老李,我们要提前行动了。我们这边的枪一响,日军的骑兵很有可能迂回到路那的那个土坡,不过这二十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