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七章 孤注一掷(1 / 4)

加入书签

飞机仅仅飞了一个多小时,就在南京下降了,蒋介石虽然已经不是太看重张学良的东北军,但还是派出了他的侍卫长俞济时,到机场接张学良。

没有盛大的欢迎仪式,一切都是在保密中进行。

张学良有些发呆的看着窗外还算热闹的街头,南京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了,而这次感慨良多。

东北易帜,蒋介石亲赴奉天,和张学良笑谈甚欢,结拜为异性兄弟,将全军副总司令的职位亲手奉上。

中原大战,两千万大洋的军饷,加上华北三省的地盘,让张学良无法拒绝。

九?一八之后,张在蒋介石的允诺下,成功占据了华北。

相比之下,蒋介石不过在中原拿下了河南,看上去,张学良一直是在占便宜,而蒋介石一直在吃亏。事实上不然,南京政府一年的税额在两亿到三亿之间,虽然这些年有稳步增长,主要是在两江三地之间工厂扩大而增加的收入。

北方战乱不断,而且土地也较南方贫瘠,民风彪悍,南京政府现在只能负担一百万到一百五十万的军队。

威慑北方,和出兵占据北方是完全两个概念。不但要多征召至少五十万大军,而且在还会分散蒋介石围剿红军的兵力。

他要是能多出来五十万精锐部队,早就把西南各省大都扫平了,哪会放任贵州的25军内斗,龙云在云南成了土皇帝,四川各地打成一锅粥?

蒋介石也没钱,当然不是说家里人没钱,而是他的政府已经没多少钱给他打仗。

汽车进入总统府,俞济时小心的陪着张学良,等待蒋介石的到来。

张学良不知道蒋介石会不会答应他的请求,只能胡乱猜测:“良桢,听说你在浙江练兵?”

“这个……”俞济时有心不说,一想这些又不是军事机密,而且委员会的人都知道,张学良也不会是听到风声而已。相反,陈诚等人提出,对国内军队进行整编的计划,张学良、阎锡山都是第一时间知道的。

俞济时于是坦然道:“仅仅是将一些青壮召集起来,进行一定的军事训练,寻求编练德械师的途径。”

“德国师在营级单位就设有迫击炮,团级有山炮野炮,士兵素养能否跟的上?”德国武器价格要比英国武器要便宜,在国内的士兵中,对德国武器明显要偏爱于英国武器。

“炮兵确实困难一点,需要有中学以上文化的士兵,很难招到。”俞济时对于炮兵的缺人,也是很无奈。

往远了说,汉阳造就是毛瑟枪的翻版,使用的弹头也是很老式的圆形弹头。但是射程和精度都还算理想,奉天兵工厂也生产国一些仿制的毛瑟枪,深受士兵的喜爱。

“汉卿,你这么对德械师感兴趣了,当初陈诚提出用德械装备陆军的时候,你可是一句话也没说。”蒋介石并没有让张学良等太久,就一盏茶的功夫,抽身会见张学良。

主人来了,俞济时知趣的退出门外,面对房间内,将房门关上。

“兄长,你的学生对你都是一等一的忠心啊!让我好不羡慕。”张学良说道。

蒋介石神情愕然,黄埔军校培养了中央军从连排级到将军,各个职位的优秀军人都有。要说蒋介石最得意的,就是他的黄埔,在出现短暂的分裂后,在南京改名成中央陆军大学,培养的人才更是接连不断。

可以说,军阀在早些年的和蒋介石的斗争中,失败的原因是他们不够狡猾。那么今后十几年,等黄埔的一些学生都成长起来后,就是军中各级军官的不如人了。

张学良在东北也开办过军官教导团,培养基层军官,自1923年,北洋的保定军校停办后,他着力新建东北讲武堂,就是为了增强奉军营连级军官的指挥能力,为基层军官办理的一个军事学校。但是办的军校人数不多,另外就是师资力量的薄弱,根本没法跟黄埔比。

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请来了苏联元帅级别的加仑担当军事顾问,而当时的张作霖正和苏联人死磕,来个老毛子,一准挨刀的命。和日本人的关系也是相互利用,谈不上好。

现在他面临的问题,不再是军官的指挥能力不足,而是士兵骄躁,兵员良莠不齐,很多部队,他根本就指挥不了,形成各自为战,自取所需的混乱局面。

“汉卿有什么话,尽管说。长城一战,我不得不壮士割腕,不然全国舆论就能把你我二人淹死,不得不小心,再小心。这次是让汉卿你受苦了……”蒋介石忌惮张学良是一回事,但总的来说,张学良对他也是精心尽力,他虽然是个政客,但也是个人。

只要不损害他的利益,还有什么要求不能说的呢?

“兄长,热河未放一枪,而数万大军溃败。此虽有我识人不察之过,但也暴露了东北军官兵骄逸,不思进取之病。弟准备将东北军整编,希望大哥不要拒绝。”张学良一边说,一边将他写好的一些整编的大纲拿给了蒋介石看。

“这个?”蒋介石一看,张学良一下子准备裁军十万多,是不是看错了?

仔细看过所有的条目,他确实有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