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师度知相地(1 / 2)
蹬!蹬!蹬!
从崔耕今天带的仪仗中,走出了一名五十多岁的男子,紧走几步,上了高台。
这人大家并不陌生,有人惊呼出声道:“姜师度,是姜师度!他不是易州刺史吗?怎么来魏州了?”
“不错,正是老夫。”姜师度微微点头,道:“崔相刚刚下了调令,从今天开始,老夫和张延圭的位置换一换,他为易州刺史,老夫为魏州刺史。”
崔耕笑吟吟地道:“本官让姜刺史在魏州兴修水利,将盐碱之地,变为良田。只要魏州三大家放弃提前收债,本官就可以做主,将这些新出的良田卖给他们。”
“这个买卖干得过!总之是要买田地的,买那些小民的,和买官府的,有什么区别?”
“崔相果然聪明,我怎么把姜师度忘了呢?”
“姜老来了就好办了。”
……
人们议论纷纷,都认为姜师度一来,崔耕就可以和魏州三大家达成妥协。
无它,姜师度的治水之能太厉害了。
姜师度是魏州人,大器晚成的典范。他年轻的时候,以明经科入仕,没什么作为。
可是,宦海沉服二十年,为一地主官之后,他陡然表现出了治水之才,不知将多少旱涝盐碱之地,变成了上等粮田。
不知多少州府的人,盼着他到自己的州府任职。
姜师度不负众望,每到一处,就一门儿心思的兴修水利。以至于当时有谚“孝忠知仰天,师度知相地。”(傅孝忠善观天相,天下知名。这句谚语是说,傅孝忠只知道抬头看天,姜师度之知道低头看地,戏谑意味儿颇浓。)
渐渐地,姜师度竟然积功当上了正三品的易州刺史。
当然了,说他受欢迎,是受官府和地方实力人物的欢迎,百姓们就不怎么欢迎了。
无它,兴修水利,要百姓们服徭役,最后得利的,却是地方豪族。
但是,魏州的情况不同。
如果崔耕宣布,那些欠债的小民只要出徭役修水利,就不用提前还债了,他们岂不会踊跃参加?
当真是双赢的局面!
这还没完,只听崔耕继续道:“在魏州修完水利后,姜刺史还将调往它任。他准备在沧州清池县,开凿两道水渠,一渠通毛氏河,一渠通漳水;在棣州修渠引黄河水;在贝州经城开张甲河;在沧州鲁城修渠引水改良盐碱地……如果哪位有意这些水利工程多出来的土地,都可与姜刺史相告。”
“能将这么重大的事情直言相告,崔相真是敞亮啊!”
“散财童子,绝对的散财童子!以后我家里不供财神爷了,就供崔相爷。”
“什么散财童子啊,应该叫崔相万家生佛!”
……
人们激动异常,恭维话又不用钱,当真是可着劲儿的往外冒。
到了现在,崔从礼真是无比的后悔。
他心中暗想,如果刚才我不与崔耕为难,以我的身份,安东都护垦殖公司的份子,还不是想买多少就买多少?这转手一卖,就是钱啊!
还有现在,兴修水利多出来的土地,想必我也能插上一脚。
可是现在,全毁了!
仔细想想,我儿崔无诐死了,跟人家崔耕有啥关系?那是新罗人干的啊。
现在崔耕作为唐军的主帅征伐新罗,那不就是为崔无诐报仇吗?我应该感激人家才是,怎么还与人家为难呢?
再说了,崔无诐既不是我唯一的儿子,又颇好男风,能不能传宗接代都得两说。我何苦为了这个畜生,和崔耕翻脸呢。
想到这里,忽然,崔从礼满脸堆笑,道:“二郎,二郎诶,我这做舅姥爷的,跟你商量个事儿成不?那一万贯钱,我不要了,能不能,能不能……”
“怎么?舅姥爷改主意了,想买安东都护垦殖公司的份子?”
崔从礼双手连搓,颇为紧张地道:“你该不会是……让我也去向别人买吧?”
“当然。虽然规矩不可变,但小婿私人有些份子,也是每股五十贯钱,愿意转给舅姥爷。”
“多谢二郎,多谢二郎!”
噗通!
李用良终于受不了这个打击,晕过去了。
他没法不晕啊,简直太欺负人了。刚才鼓噪反对崔耕的,又不是自己一个。尤其是那崔从礼,反对的最为激烈。可是,怎么到头来,只是自己倒霉呢?这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
其他人可顾不得他的死活,吩咐小厮将他抬下去之后,就迫不急待地考虑安东都护垦殖公司的细节了。
然而,正在大家以为,一场风波就此结束的时候。
忽然,有人朗声大笑,道:“崔二郎啊,崔二郎,任你机关算尽,也算不透人心。老夫在这明白的告诉你,不该是我的,我一文钱不要。该是我的,一文钱也不能少。现在我文契在手,就是坚决要那些小民的土地,你待如何?”
“哦?是吗?”崔耕阴恻恻地道:“看来,你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