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海内存知己(2 / 3)
唔了一声,如奉纶音般冲崔耕致歉。
崔耕自然不会与他计较,毕竟武将多为粗人,不过对许天正突如其来的敌意却是深感莫名奇妙,疑惑道:“许校尉,咱们俩之前未曾见过面吧?你刚才说对我今日来意心知肚明,莫不是其中有什么误会?”
“哼!你……”
许天正又要嗷嗷一嗓子,却被陈元光一瞪眼,只得咽了下去,瓮声道:“你真不是贾仁义那厮请来的?”
崔耕愕然,问道:“贾仁义是谁?本官从未听过。”
这下不单是许天正和其他五名部将,便是陈元光本人都愣住了,不禁奇怪道:“崔御史,你没开玩笑吧?现在的漳州刺史就是贾仁义,你没听说过?”
“呃……”
崔耕不由尴尬,自己光顾着追星来看历史名人陈元光了,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忘了,竟然没查过现任漳州刺史姓甚名谁。
当然,崔耕身为岭南道肃政使,总不能说不知道现任漳州刺史是谁吧?
于是乎,耍了滑头说道:“崔某身为闽人,只知漳州刺史乃陈将军,至于其他人,真不知道!”
“哈哈哈,你说这话我爱听。”
许天正是个没什么心机的汉子,顿时眉开眼笑,乐道:“俺就说嘛,漳州大部分百姓都是陈家的部属,这刺史当然也得陈将军来坐,贾仁义算什么东西?想不到崔御史也认这理儿……”
随后,大嘴巴的许天正才将这场误会的根由慢慢道了出来。
原来三年前,陈元光为了给祖母守孝,辞去了漳州刺史一职,继任者就是贾仁义。
此人乃是文进士出身,认为陈家那些厮杀汉,在福建平定僚人之乱中有用,但用来建设漳州就很不够看了。所以,趁着接管漳州府之机,罢免了一些人的官职。这些人基本都是陈元光一手扶持出来的旧属,贾仁义这么心急的排除异己,自然引起了陈元光旧部的不满,其中就包括许天正。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陈元光的丁忧守孝期马上就要满了。
贾仁义眼高手低压根儿不会治理地方,三年来把漳州弄得乌烟瘴气,在吏部考评很差。一旦陈元光回来接手漳州刺史位置,他肯定要下岗待业。运气好的话,还能捞一个毫无权力的闲散官职,运气不好就得回家吃自己,等吏部看哪里还有什么合适的小坑,再安排他去蹲坑。。
于是乎,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贾仁义就大下本钱,派出好几个心腹打探陈元光的违法事,准备告上一个刁状。
因为只要陈元光出了事儿,就没人跟他抢漳州刺史之位了嘛。
不过陈元光是漳州最大的地头蛇,贾仁义这个计划刚一开始,就被有心人告了密,结果是狗屁证据都没有搜集到。
不过,这件事却成了陈元光等人一块大大的心病,他们都明白这事儿没完,指不定贾仁义以后会出什么幺蛾子呢。
好死不死的是,在这个敏感时候,三天前又收到了崔耕亲自拜访的通知。
崔耕是干啥的?御史啊,专门给官员挑错打报告的。
崔耕和陈元光一不沾亲,二不带故,更关键的是陈元光还在丁忧期,崔耕这么上赶着要拜望,让陈元光这边的人怎么想?
再加上一见面,崔耕的表现跟以往见到的御史言官们不一样,人家是眼高于顶冷冰冰,而这位崔御史呢?态度太过热情啦。这也就不怪一向没什么城府的许天正忍不住发飙。
听完来龙去脉之后,崔耕总算是明白了,哭笑不得道:“陈将军误会了,本官之所以来拜望将军,纯属仰慕陈氏威名,陈家四代忠良名将,还有令祖母已故魏太母之事,在岭南道早已传扬令人称颂。故,崔某才有今日上山拜望祭奠一番的心思。”
好话自然谁都爱听,尤其是涉及到祖上先人的褒扬之话,更是令陈元光嘴角微抿,含苞欲笑,显然被崔耕说到心坎儿山过来。
崔耕见状,又添了一把火,称早已经有一些山野小县的戏班子,将当年陈元光开漳的事迹唱成了戏文。
当然,这个戏文就是他在荒唐大梦中,听到的杨文广平闽十八洞的故事,只不过将主角改为了陈元光。这个故事自然是真实存在的,史上以陈元光平闽开漳为蓝本,的确编撰过杨文广平民十八洞的故事。被崔耕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某些情节也确实是陈元光自己的亲身经历。
当事人就在跟前,虽略带夸张,但大体上能够说得这般翔实,由不得陈元光和其部将们不信啊!
说完了戏文,崔耕又盗用后人对陈元光的评价,尤其着重叙述了他对漳州发展的重大意义。
除了“开漳圣王”这四个字儿没提,其他的都提了。
说好话讨人欢,讲究的就是细微处见功夫。
一个人长得胖,你夸人家身材好,那是找骂。但要夸他有内涵,他就会欣然接受了。
更何况崔耕后来说的话,也算不上拍马屁,谁听了仔细一琢磨,都得承认确实是这个理!
一时间,平闽六部将听得摇头晃脑,深感与有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