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朝为田舍郎 第3节(1 / 3)

加入书签

宋根生解释道:“那是丁家兄弟不察,他们根本没想到你居然如此……”

“如此卑鄙?”

“不,如此机智。”宋根生显然是个很会聊天的人。

顾青看着眼前这个不成功的坑,心里充满了挫败感,然后……不知为何又发起了呆。

宋根生也不说话,二人就这样保持着诡异的安静。

良久,顾青喃喃自语:“猎物不上当,人却上当了,也就是说,丁家兄弟连畜生都不如?”

宋根生呆滞,然后苦笑道:“你……太犀利了,真的跟以前不一样了。”

顾青一惊:“我刚才说话了么?”

宋根生给了他一记肯定的眼神。顾青顿时有些迷惑,为什么发呆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把心里话说出口?记得自己前世没这毛病,难道自己的灵魂还没适应现在的身体?

顾青叹了口气,埋头将坑里倒插的木枝拔了出来,继续往深挖坑。

“想吃口肉为何这么难?”顾青黯然叹息。

宋根生道:“村子后面有个山谷,那里有个石潭,如今正是鱼肥虾壮的季节,为何不去那里试试?”

顾青欣赏地看了他一眼,越来越发觉宋根生是个很不错的朋友,如果“朋友”二字像游戏一样能升级的话,在他心里已悄悄将宋根生从陌生人升级为狐朋狗友,离真正的朋友尚有差距,努力攒攒经验值,年底以前大约还能再升一级。

“稍停便去,这个坑还是要挖的,做事不能半途而废。”顾青埋头挖坑,挖得很认真。

宋根生也上前帮忙,二人合力挖了很久,约莫挖了三尺左右的深度才停下。

他们不得不停下,因为挖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顾青抬起双手,手上一片漆黑,惊讶地道:“这是什么?”

宋根生看了一眼,神情颇为淡然:“石墨,也叫石炭,早年间听村里的老人说,青城山附近有石墨,不过无甚大用。”

顾青神情古怪地盯着漆黑的手,缓缓道:“你读过书吗?”

宋根生露出傲然之色:“我祖父在世时教过我一些,他是村里唯一读过书的人。”

“我读过书吗?”

“你当然没读过,村里读过书的只有我祖父和我,我爹都没读过,他说他不是读书的料。”

顾青语气愈发缓慢,指着大坑中间那块黑漆漆的物事,一字一字地道:“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这东西你们管它叫‘石墨’?它难道不叫‘煤’吗?”

风水宝地

《山海经》称煤为“石涅”,魏晋时称煤为“石墨”“石炭”。

“煤”这个称谓首次被提出是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

两人的说法都没错,宋根生不知后世,顾青不懂前史,于是围绕着“煤”究竟该如何称谓,两人进行了一番彬彬有礼的君子之争。

争论不算太激烈,顾青只觉得手疼。

宋根生捂着疼痛的肚子,欣然附和了顾青的决定,并且发自内心地觉得“煤”这个称呼简直就是天赐之名,与它本体漆黑乌亮的冷酷气质完美契合,拒而不用,必受天疚。

“没错,它就叫煤。”宋根生蹲在地上,表情有点小委屈。

顾青很欣赏宋根生能屈不能伸的性格,这种人很随和,两人如果下饭馆,不管谁请客,他一定是主动把菜单递给别人做主的那类人,特别懂事。

只不过挖了一个三尺来深的坑,意外地挖到了煤。顾青打量着自己所处的这座山。

山不高,海拔不到一百丈的样子,山上林木茂密,灌木丛生,与别的山头并无区别,可偏偏他们却在这里挖到了煤,很显然这是一个露天的产煤矿带,目前看不出多少储量,估计储量不大,毕竟这座山并不大。

不知算不算好运气,从宋根生的态度来看,唐朝人早已知道什么是煤,只是称谓不同,但他们对煤似乎并不太重视。

顾青初来乍到,他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对这个陌生的世界,他仍在小心翼翼地摸索了解,所以顾青如今的习惯是遇事先问,多问一问终归不会犯大错的。

“你知道煤这东西是用来做什么的吗?”顾青试探着问道。

“用来烧啊。”宋根生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很好,至少知道用途。

“烧来做甚?”

“官府常有采买,用来炼铁,我们农户若能弄到,倒是也能用,但用处不大,通常在冬日用来取暖,煮饭亦可,但不能在屋子里用,听说早年有几户人家在屋子里烧石……煤,第二天一早全家都死了,中了炭毒没法救。所以我们还是习惯用柴火,煤这东西一来不好弄,二来容易出人命,不是什么好东西。”

顾青疑惑地问道:“你们为何不用来炼铁呢?”

宋根生吃惊道:“你疯了吗?民间谁家敢私自炼铁?被官府查到便是流放千里的大罪,城里的铁匠铺都是官府办的。”

顾青懂了,唐朝知道煤炭是用来烧的,但其作用仅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