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93章(1 / 2)

加入书签

“王大人,我们双方能抽出时间碰个面也不容易,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有些话我就开门见山直说了。”

宁崎率先起了话头:“王大人远道而来,关于你的来意,我们是知道的,停战这件事不是不能谈,但先决条件是大明必须立即投降。先答应投降,我们再来谈停战的条件。”

“如果不投降,那我们就只能接着打,一直打到贵国认输为止。”

“当然了,到了那个时候,贵国再来谈停战条件,内容肯定就和眼下这个阶段不一样了。”

王承恩没料到宁崎一上来所表现出的态度竟是如此强硬,一开口就要求大明先主动投降,这似乎跟以前由厂卫衙门提交给朝廷的信息有些出入。

王承恩南下之前,对海汉也做了些功课,特别是关于执委会的这几名高官,他都是仔细研究过厂卫送进宫来的卷宗,对每个人的性格和行事风格有所了解,以免在谈判的时候摸不准对手的路数。

按照他所看到的卷宗记录,宁崎并非思想激进的武斗派,行事比较讲究四平八稳,算是执委会中比较保守的人物。

在过去与大明的外交活动中,宁崎一向是主张通过对话来解决两国之间的矛盾分歧,某种程度上甚至算得上是反战派,而明廷也认为宁崎是执委会中相对比较容易沟通的对象。

所以在王承恩南下之前,是将宁崎作为主要的预定目标,如果能够说服宁崎接受大明的停战建议,或许会让谈判过程顺利许多。

然而实际的情况却是出乎了他的预料,宁崎的态度让王承恩不禁有些怀疑,到底是厂卫提供的资料有问题,还是海汉另行安排了一个人来冒充宁崎。

当然了,王承恩也知道后者的可能性不大,海汉没有必要采取这种下作且很容易揭穿的手段。

而宁崎的强硬,王承恩判断这大概是与海汉军目前在前线的战况有关。执委会应该是认为这场战争停或不停,败相已显的大明都已无力回天,甚至连谈判都可有可无,所以才会直接要求大明先投降再谈。

顷刻间,王承恩脑子里就转过了许多念头。但他身为深得崇祯信赖的特使,自然不会那么容易就被宁崎的气势压倒。

“宁大人,之前贵国提出的几条要求,其实都是可以谈的,但我们也希望贵国拿出诚意,先下令停止攻势。”

“如果通过谈判就能达成贵国的目的,又何必要诉诸于武力手段,您是说吧?”

王承恩一边说,一边注意观察对方的神色,以便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话术。

海汉在开战前数日便送了官函入京,内容就是要求大明交出杭州刺杀行动的幕后主使,并且提出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若干补偿条件。不过因其所提条件过于苛刻,明廷并未给予回复。

当时朝堂上认为海汉此举意在恐吓,不可能说打马上就打。但事实却是扇了朝堂诸公一个大嘴巴子,仅仅过了几天之后,海汉便在南北双线同时开战了。

所以朝堂上也有不少人怀疑,海汉这场战事其实蓄谋已久,就是一直在等着这么一个合适的开战借口而已,偏偏大明还主动送上了门。

而崇祯帝所构想的停战谈判策略,便是希望以海汉在战前提出的条件为基准,看能不能通过讨价还价,满足其中一部分条件,来换取海汉停战。

作为执行者,王承恩自然也是要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力求把谈判时间拉回到一个月前。

只是坐在他面前这三人,个个都是执掌一国大权几十年的老狐狸,又岂会被他这小小的话术所迷惑?

施耐德立刻便摇头道:“王大人错了。”

王承恩不解道:“咱家何错之有?”

施耐德道:“我国在一个月前向贵国所提出的,是免于战争爆发的条件。但现在仗已经打了一个多月,局势大不相同,怎么可能还拿当时的条件来谈判。”

王承恩道:“那施大人的意思是……”

施耐德道:“时过境迁,条件当然是要重新谈了。不过还是要遵循刚才我们已经申明的先决条件,贵国先投降,再来谈停战。”

王承恩感觉自己像被堵进了一条死胡同。谈判是为了停战,但要谈就得先投降,那我都投降了还有什么资格谈条件?

王承恩道:“咱家觉得,贵国开战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早先所提的那些条件,既然如此,如果答应了贵国的条件,其实也就没有必要再打下去了吧?”

宁崎摇头道:“王大人此言差矣,给贵国答应条件的时机早已经过了。我再说一次,如果贵国继续拖下去,再过十天半个月,到时候的条件可就又不一样了。”

王承恩心中暗暗不忿宁崎的倒打一耙,自己已经来了杭州这么长时间了,明明是你执委会避而不见,怎么拖时间的反倒是我大明了。

不过他现在是处于弱势一方,为了能将谈判继续下去,虽然明知对方是强词夺理,但也是敢怒不敢言。

但不谈妥条件就要先投降,这是王承恩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也超出了崇祯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