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9章(1 / 3)
这也正是费策贤出使海汉的为难之处,如果将自己在三亚的所见所闻全部都上报朝廷,那非但得不到朝廷的重视,反而有可能会被视作故弄玄虚博取关注。因为三亚这地方的确有太多超出常识的东西,若不是在此亲见,费策贤肯定也不会相信世间竟有如此奇异的地方。
而朝廷上的那些大人物无从验证这些信息,恐怕很难完全采信费策贤的一家之言,甚至有可能会认为他是收了好处替海汉人鼓吹,以便能让海汉在两国关系中占得更多好处。
费策贤自己也意识到所处环境的不同有可能会造成的认知差异,因此在上奏朝廷的奏折中,一般都是以普通的民情民事为主要内容,而少于涉及军事、海贸、金融、外交等海汉远远强于大明的领域,以免朝廷误解了自己上报的目的。
但今天陶东来和颜楚杰这两人一同出面召见自己,足以说明海汉对于此事的重视程度非常高,而且明确提出了要让自己向朝廷上报,费策贤即便心知此事未必能让朝廷信服,但也不敢主动隐瞒,只是这奏折该如何措辞,就得好好再斟酌一番了。
本书首发创世中文网,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这也正是费策贤出使海汉的为难之处,如果将自己在三亚的所见所闻全部都上报朝廷,那非但得不到朝廷的重视,反而有可能会被视作故弄玄虚博取关注。因为三亚这地方的确有太多超出常识的东西,若不是在此亲见,费策贤肯定也不会相信世间竟有如此奇异的地方。
而朝廷上的那些大人物无从验证这些信息,恐怕很难完全采信费策贤的一家之言,甚至有可能会认为他是收了好处替海汉人鼓吹,以便能让海汉在两国关系中占得更多好处。
费策贤自己也意识到所处环境的不同有可能会造成的认知差异,因此在上奏朝廷的奏折中,一般都是以普通的民情民事为主要内容,而少于涉及军事、海贸、金融、外交等海汉远远强于大明的领域,以免朝廷误解了自己上报的目的。
但今天陶东来和颜楚杰这两人一同出面召见自己,足以说明海汉对于此事的重视程度非常高,而且明确提出了要让自己向朝廷上报,费策贤即便心知此事未必能让朝廷信服,但也不敢主动隐瞒,只是这奏折该如何措辞,就得好好再斟酌一番了。
这也正是费策贤出使海汉的为难之处,如果将自己在三亚的所见所闻全部都上报朝廷,那非但得不到朝廷的重视,反而有可能会被视作故弄玄虚博取关注。因为三亚这地方的确有太多超出常识的东西,若不是在此亲见,费策贤肯定也不会相信世间竟有如此奇异的地方。
而朝廷上的那些大人物无从验证这些信息,恐怕很难完全采信费策贤的一家之言,甚至有可能会认为他是收了好处替海汉人鼓吹,以便能让海汉在两国关系中占得更多好处。
费策贤自己也意识到所处环境的不同有可能会造成的认知差异,因此在上奏朝廷的奏折中,一般都是以普通的民情民事为主要内容,而少于涉及军事、海贸、金融、外交等海汉远远强于大明的领域,以免朝廷误解了自己上报的目的。
但今天陶东来和颜楚杰这两人一同出面召见自己,足以说明海汉对于此事的重视程度非常高,而且明确提出了要让自己向朝廷上报,费策贤即便心知此事未必能让朝廷信服,但也不敢主动隐瞒,只是这奏折该如何措辞,就得好好再斟酌一番了。
这也正是费策贤出使海汉的为难之处,如果将自己在三亚的所见所闻全部都上报朝廷,那非但得不到朝廷的重视,反而有可能会被视作故弄玄虚博取关注。因为三亚这地方的确有太多超出常识的东西,若不是在此亲见,费策贤肯定也不会相信世间竟有如此奇异的地方。
而朝廷上的那些大人物无从验证这些信息,恐怕很难完全采信费策贤的一家之言,甚至有可能会认为他是收了好处替海汉人鼓吹,以便能让海汉在两国关系中占得更多好处。
费策贤自己也意识到所处环境的不同有可能会造成的认知差异,因此在上奏朝廷的奏折中,一般都是以普通的民情民事为主要内容,而少于涉及军事、海贸、金融、外交等海汉远远强于大明的领域,以免朝廷误解了自己上报的目的。
但今天陶东来和颜楚杰这两人一同出面召见自己,足以说明海汉对于此事的重视程度非常高,而且明确提出了要让自己向朝廷上报,费策贤即便心知此事未必能让朝廷信服,但也不敢主动隐瞒,只是这奏折该如何措辞,就得好好再斟酌一番了。
这也正是费策贤出使海汉的为难之处,如果将自己在三亚的所见所闻全部都上报朝廷,那非但得不到朝廷的重视,反而有可能会被视作故弄玄虚博取关注。因为三亚这地方的确有太多超出常识的东西,若不是在此亲见,费策贤肯定也不会相信世间竟有如此奇异的地方。
而朝廷上的那些大人物无从验证这些信息,恐怕很难完全采信费策贤的一家之言,甚至有可能会认为他是收了好处替海汉人鼓吹,以便能让海汉在两国关系中占得更多好处。
费策贤自己也意识到所处环境的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