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最新情报(1 / 2)
聂小蛮道:“这倒不像。我说出了有人在三天前还在金陵见过区自怡,那老妪人也便怀疑起来。听她的口气,区自怡平时也不大安分。他在外面的事情,她这做母亲的大半也不知道。”
景墨问道:“你想区自怡会不会假托北上,实际上仍留在金陵?”
“这是很可能的。现在他的母亲正在设法找寻他。”
苏景墨暗想,这个人没有下落,的确又是一条待解决的问题。而且钱惜海的踪迹至今不明,也不能不加注意。不过就这三个人分别推测,楚天锡在此案中的份量似乎要更重一些。
因为聂小蛮离开的时间久一些,说话间已经到了巳时光景,冯子舟派了一个捕快来送信,说是那被抢的包袱已经有着落,请小蛮和景墨前去商议。那包袱本来值不了几个钱,却是这两桩凶案上的重要物证,因为它的发现,才使这两桩凶案发生了急剧的转变。
聂小蛮和景墨赶到应天府的时候,冯子舟在一间偏房中等候。他的表情出人意料地并不太兴奋,反有些颓丧的意味。各人俱坐定以后,冯子舟却先开始倾诉他的烦闷。
他说:“聂大人,冷子翰那边已经修书给了知府大人,不知道会不会是要用什么压力。钱惜海还没有下落,我派下了他的画影图形,在各处城门和水陆码头埠头都派了人,不过都没有消息。真是麻烦!”
上官特别是地方主政之官干预律法事务、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这一类现象并不鲜见,并且经历了由“明”转“暗”的过程。只要是在大明朝管过刑名的,大体都经历过有上官直接发文来,指派案子应该怎么判。
但凡是位高权重者,哪怕不是地方上主官,干预律法刑名的也大有人在,常用手法是批条~子、打招呼,有的是让下属去办,有的让自己的‘老部下’写一个‘案情呈报’,自己再在上面做批示。而这个“批示”也很有讲究,有的写“请依法酌情办理”,有的写“依法办理后将结果报知”,虽不明说,但其背后的引申义不言而喻。
这些高官权臣干预律法是影响大明朝律法公正、律法腐败甚至产生冤假错案的一个重要因素,这自然让老百姓深恶痛绝,让主管刑名的官员既痛恨但却无可奈何。
冯子舟是应天府的推官,管的正是律法刑名,应天知府正是其顶头上司。顶头上司要是给了压力,自然是有些头大。
这也是官场时弊之一,主政之官权力远大于律法刑名官名。所以主政官对于案件有什么想法,往往便可以直接对案件的侦办产生影响,特别此案又涉及退休的官员,谁也不知道这姓冷的和应天知府有什么瓜葛,不过也只好走一步是一步了。
万幸此案里还有聂小蛮和景墨,小蛮属于监察系言官,而苏景墨更直接是朝廷耳目,有此二人已经参和到本案的侦办之中,那知府即便真想干预,只怕也不敢太过于乱来。
三人沉墨了片刻,似乎对于这种事情既是无奈,又是痛恨。
终于聂小蛮慰藉似地说:“子舟兄,你也不必太着急。我看一天之隔,情形已有相当进展,总归还算是顺利的。景墨兄昨夜里的工作也有不小的收获。何况你不是说,那只上官艺秋的包袱已有了着落了吗?”
于是冯子舟简单地说明一柱香之前接到城北巡检司的禀告,有一个捕头叫贾大,昨夜里在黄泥岗小押店里查明了一支精美小香囊。押店里店员认识那当押的人叫山东秃三,是这押店的常来的顾客。秃三是抬轿子的,这种香囊绝不像是他自己的东西,有些来历不明。所以当贾大去调查时,店员就道出了秃三的住所。直到今天早晨,贾大才找到秃三,又搜出了那只包袱,包袱有上官艺秋绣的字样,才知这些东西和前天的六度庵抢劫案有关。
冯子舟作结论说:“我已经通知城北巡检司,叫他们将秃三押到这边监里来,大概不久就可以到。但苏上差昨夜里发现了些什么?是不是楚天锡有什么可疑行动?”
聂小蛮就将楚天锡到百草医倌里去看上官艺秋,又证明他昨天早晨不曾到慈悲社外大街去看秦擎宇的事说了一遍。冯子舟听了小蛮的讲述想了一想,表情终于变得兴奋了些。
他说:“这样一来,这两桩案子不但是偶然的关系,几乎像是一出三角恋爱的把戏哩。”
聂小蛮应道:“是的,我怕不止三角,甚至可能是多角的。”
冯子舟沉吟着说:“不错,那钱惜海固然可疑,但现在看起来,这个楚天锡似乎更觉与案情有关。我想单凭这两点,就不妨把他抓进来问问,先拿到他的口供。”
聂小蛮说:“还有哩。区自怡也和冷南乔有过一回纠葛。现在我们知道他并不曾北上,大前天,也就是三天之前还在金陵。”
冯子舟惊异地说:“什么?他还在金陵?他的老娘明明说区自怡已经动身到北京去了啊。
聂小蛮于是又解说,昨夜自己和王顾念的会谈;还有这天早上自己到区家去的经过。这一番话又使冯子舟的两条浓黑的眉毛紧锁拢来。
他困惑地说:“这真是越弄越模糊了!眼前有三个嫌疑角色,不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