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章:愁生计(1 / 2)

加入书签

“杨景淮”

搜寻一番过往记忆,少年一张清隽面容愈发清晰。

“他啊记得。”

她怎会不记得杨景淮,细说起来的话,她与杨景淮还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自小相识一起长大。

只是后来,秦家愈发富庶,自己便与他渐行渐远了,再后来唯一一次相见还是在江陵码头,他欲言又止,直到她踏上渡船,也没能听见他要说什么。

“杨公子在江陵开设了家学堂,近日正好缺个教书先生,大小姐您可以去试试,毕竟您和杨公子自幼相识。”

翠翠搓搓脸,心道大小姐果然想得长远,这才几月,江陵就开始冷了。

“那学堂在哪儿?”

她问。

“好像就在河对岸那棵柳树旁,名字叫逢春堂。”

翠翠想了想,总算记起学堂的名字。

“我知道了,你先回去,记得把钱收好,莫要让第三人知晓你身上有钱,尤其我爹。”

仔细叮嘱后,秦如玉紧了紧衣襟,向河对岸走去。

江陵秋景萧瑟,河岸两边垂柳早已落光枯叶,光秃秃的柳枝迎风摇曳;青绿的水面落满枯黄败叶,给河面遮了个严严实实。

“落叶怎么这么多?”

撑着小船的人握紧手里长长的网兜,重复着将河面枯叶捞进船里,嘴里念叨个不停。

踏过青石板桥,冷冽的秋风吹得太阳穴都在隐隐作痛,她将下巴往衣领里藏了藏,弓起背脊加快步伐。

“逢春堂”

逢春堂前,紧闭的木门后隐约能听见孩童的读书声。

笃笃—

她伸手敲了两下,等了会儿见无人回应,正准备再敲敲看,厚重的木门应声而开,一道温和男声从缝隙钻进她耳朵里。

“您昭霂?”

杨景淮几乎第一眼便认出秦如玉,虽然她与分别时变化很大,但这双眼睛,他记得。

“杨大哥,多年不见,没想到您还能认出我。”

她笑道。

记忆里单薄清瘦的少年褪去青涩,长身玉立,青色长衫衬得人书卷气满满。

杨景淮难掩眸中欣喜,拉开木门邀她进堂,“快进来吧。”

“打扰了。”

踏进逢春堂,四方小院一览无余。

“喝些热茶暖暖身子。”

小房里,杨景淮递给她一杯茶水。

“谢谢杨大哥。”

秦如玉接过杯子捧着,热茶的温度透过杯壁传递至手心,一点点驱散指尖寒意。

“昭不对,如玉妹妹今日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到嘴边的‘霂’字又咽回喉咙,他深知两人身份早已不似当年亲密,再喊她的小名的话便显得太轻浮唐突了。

“此番前来是想问问杨大哥的学堂是否需要女先生。”

她问。

杨景淮转了转茶杯,温声道:“我这儿确实缺个教英文的先生,只是”

“只是什么?”

秦如玉紧张地吞了口唾液,如果没办法得到这份教书工作,那她可能就得想着去靠劳力赚钱了,可是自己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恐怕无人想要。

“只是我这儿酬劳并不高,你要是”

“我不介意的,杨大哥。”

她嘴角弯弯,一双明眸格外晶亮。

杨景淮耳根一热,不自然地错开视线,“好,那你何时能”

“明日就可。”

她不想浪费时间,在江陵下雪前能多赚点就多赚点,兜里有点儿钱傍身的话会极有安全感。

“那就这么定下吧。”

杨景淮知晓秦家近况,也知如今秦家上下都需要她来养,没多想就应了下来。

“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去了,杨大哥,谢谢你的热茶。”

秦如玉起身,临走时又与杨景淮闲聊几句,眼见头顶开始飘起细细雨针,赶忙撑着他递来的油纸伞赶回秦家。

刚入家门,厨房里飘出的饭菜香一时令她有些恍惚,记忆仿佛瞬间回到秦家还未发迹前,小小的家里只有她跟爹娘三个,每每下了学堂,家里烟囱飘出的饭菜香也是这样能轻易勾起她的食欲。

踏进正厅,冯月莲正往桌上摆置碗筷,一旁曹梦茹仍抱着娃娃轻晃。

“昭霂姐姐,你回来了啊?”

秦若春很黏她,从椅子里蹦下来,扑进她怀里撒娇。

“爹呢?他还未回来吗?”

往正厅里扫了一圈,秦如玉仍不见亲爹的踪影。

“肯定又在哪个小妖精床上呢。”

曹梦茹心里恨极了秦正良,当初自己也是看中他有钱才成为他的二姨娘,而今秦家落魄,好赌成性不说,还常去烟花柳巷过夜,若不是才生了昱哥儿,她老早就跑了。

这话狠狠戳中冯月莲的心窝窝,比起曹梦茹的恨,她却是爱极了秦正良,爱到他即便好赌成性,也不敢说他一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