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7节(2 / 2)

加入书签

不会差。

“能亩产千斤以上的粮种。”陆森笑道:“最厉害的地方是……它可以留种,并不像仙人稻那样,种子会退化。可以留种一直耕种下去,并不会影响之后的收成。”

大宋百姓眼中的仙人稻,其实就是杂交水稻的一种。

这样的作物,只能种一茬,因为它的种子会极速退化,直到与普通种子没有什么区别才会停止。

赵宗楚闻言极是吃惊,立刻打开袋子,将里面还沾着泥土的地瓜取了出来,在手里反复摩挲了会,问道:“这粮种可有名字。”

“锦毛薯。”陆森淡淡地笑道。

“名字来处?”赵宗楚觉是这名字很是熟悉。

陆森说道:“是一位叫锦毛鼠白玉堂的朋友从海外带回来的。因为这玩意算是地薯的一种,想着便叫锦毛薯了。”

赵宗楚哈哈笑了起来,随后脸色一正,说道:“姐夫,这事放心交给我,定不会出任何岔子。”

其实如果陆森愿意的话,他自己东西送到汴京去,更快。

但他不想再见京城那帮子官员,真遇上了,会感觉到心里严重不适。

之后,陆森更离开了。

而赵宗楚则亲自带着捕快和自己的家将北上,甚至为此还调动了海舫司一大部分的捕快,整上了两百多人,分成十几条船,浩浩荡荡地从京杭大运河北上,要把东西送给自家大人。

水路走了八天后,赵宗楚见到了自己的父亲,汝南郡王。

“你不在杭州,好好地帮衬着姐姐和姐夫,跑回来做什么?”汝南郡王一边练着字,一边没好气地问道。

“爹爹,姐夫当我带了宝物回来给你,再让你献给弟……官家。”

“什么东西?”听着是陆森送来的东西,汝南郡王来了兴趣,放下手的的狼毫。

“姐夫说,这是能亩产千斤以上的凡间粮种。”赵宗楚顿了下,接着说道:“姐夫指点了某位民间侠士,驾海船千里,自极东之地取回。”

“凡种?”汝南郡王愣了下,惊讶问道:“能留种再耕种的那种?”

赵宗楚连连点头:“姐夫真的很厉害啊。”

“哎呀。”汝南郡王重重一拍手掌:“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极有可能你姐夫不太想管凡间俗世了。”

赵宗楚一愣,再仔细思索,便也明白汝南郡王的意思。

“不会吧,姐夫真打算不管我们了?”

“否则他让人取个凡种回来作甚,便是希望百姓能自食其力。”汝南郡王有些烦躁地在书房中踱起步子,越想越不安心,说道:“速让人去请庞太师过来,就说我有急事相商。”

赵宗楚立刻出了书房,去找老管家了。

没过多久,庞太师急急赶到,一进书房中便说道:“太上皇,你急匆匆把我找来,有何要事?”

这一声‘太上皇’是打趣,也是亲近。

汝南郡王急得摆手:“莫闹莫闹,这次是大事。”

当下他把事情说了一遍。

庞太师拿起袋子中的地瓜看了会,随后叹道:“仙凡有别,这是迟早的事情,王爷你何必看不开?”

“曙儿还年幼,撑不起大局。”汝南郡王感觉嗓子眼在冒火,说道:“如果没有森儿在后方为他撑腰,朝堂的百官,不知道会将他欺侮成什么样子。”

赵曙虽然是赵允让的儿子,但性格上还真有几分像赵祯。

同样的善良,也同样的宽容大度。

这样的性格……很容易被文臣拿捏。

虽然走了个包拯,但年轻一辈中却也多了王安石、苏轼这样的‘猛人’。

他们两人在朝堂上也是直言不讳的,不知道多少人被他们两人怼得脸色铁青,说不出话来。

文官们似乎还是没有变

无论是汝南郡王,还是庞太师,心中都明白,赵曙能坐上龙椅,成为小官家,全靠背后站了个陆森。

当年征西夏,陆真人连拒十二道金牌,凯旋而归,回到京城扔了帅印,招呼也不打一声,直接就跑路了,临走前还骂了朝廷一顿。

本来已经有言官要死谏,就差抬棺上殿了的。

结果陆森这一跑,直接把整个朝堂给吓坏了。

所有言官当夜就撕了自己的奏折,并且称病不上朝。

而更多的人开始担心,陆森到了杭州,会不会扶持他人坐上皇位,比如当时杭州城就是某位王爷的封地。

这也是为什么包拯和庞太师会联手把曹太后给‘轰’下来,把赵曙抬上去,就是顾忌陆森乱来,也是在为十二道金牌的事情补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