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1节(1 / 2)

加入书签

可不敢随意外传!

至此,丘志清在太平道中便有了个“执教真人”的称号。

可问题是,丘志清还没说加入张角的太平道呢?

然则大多数人都默认他已经是太平道中仅次于张角的存在了……

世事就是这么的奇妙,有的人对此非常在意,却是在教众心目中地位并不高,如张宝张梁,他们对丘志清并不是太看得上。

在他们看来,他们大哥修行数百年,不论道行,还是境界,都比丘志清高!

他一个山野道人,凭什么对张角指手画脚?

对于这两人的冷眼相待,丘志清并未放在心上,一心想着平复瘟疫。

这场大疫,从正月伊始,一直持续到秋收结束,这才少有缓解。

而丘志清,随着走过的地方增多,对这个时代,也算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国相相邀

这个世界,确实是比大宋所在要广大的多。

人也要强横不少,可在瘟疫面前,一样是如此的无力,在饥饿面前,依然是一推就倒!

粮食产量也很高,可该吃不饱,还是吃不饱。

饶是丘志清已经见过不少此等事情,依然忍不住心中喃喃:这世道,不该这样的,吃个饭,本就不难,不是么?

话说这大汉天下,不知是否前辈开挂太过。

总之这些年天灾人祸不断,不是大水就是大旱,气候反常的厉害,一入秋,便冷的厉害。

正常耕种根本无法进行,听说朝廷正在推广冬小麦的种植,还是缺水闹的。

和张角的交流,让他获益良多,不过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眼下天气转冷,疫情有所控制,丘志清打算回他的挂云山去也。

不知道他的这一季粮食,有没有被童渊霍霍光,毕竟看样子,童渊也不是个会耕田的料。

“回山也好,在红尘中打滚,一不小心,难免刀斧加身,怎及的上山中逍遥!”

张角知道丘志清要回山后,如此说道。

丘志清有些好奇,张角会不会如他所熟知的历史一般,继续传道。

“道兄意欲何往?”

“贫道兄弟三人,资质有限,恐难以名列仙箓,位列仙班,且天下如此,入世,顶多刀兵之劫加身,回山,那便是道心之劫降临,恐怕连兵解的机会都没有……”

张角的意思,丘志清大概明白。

这些日子之中,随着两人交流的增多,也曾听张角说过这方面的事情。

当初童渊说的那番关于修仙的话,其实也不无道理。

想要渡过最要命的三灾,要么便是有躲避三灾之法,要么需有强横的后台,像天庭的蟠桃,便是诸位仙家的俸禄。

也是渡劫延寿的良方!

所以说修仙难呢,苦苦修行数百年,到头来福缘不够劫难临身,便化作东流水。

不过张角的那句:入世,仅是刀兵之劫临身,不入世,则是道心之劫降临!

这句话,却是让丘志清陷入了沉思,仿佛心中一道光闪过,却是怎么也抓不住。

丘志清只得先放下心中的那一丝悸动,与张角道别。

并表示,日后有用的上他的地方,尽可来找他!

临到别了,张宝和张梁倒是表现出了一名修道者应有的胸怀,这么长时间一来,倒是接受了丘志清医术确实比他们强的事实。

不过也只是凡人的医术而已!

道别一行人,丘志清踏上了返回挂云山的路……

“你怎么不走?该教的,贫道都教给你了!”

丘志清转身,好奇的看着身后跟着的那名书生。

这个时代的医者,还是比较吃香的,所以那些人跟着丘志清学了医术之后,便自行离开了,其余的也加入了太平道。

打算跟随张角,回钜鹿(巨鹿县北)。

此时张角已经在治疗瘟疫的过程中,成立的太平道,且已经传道有些时日了,有大批追随者。

他们跟着张角,丘志清也没什么好说的,人各有志!

倒是这郑岩跟了上来,让丘志清有些好奇,他不是对太平道的那套理论很是着迷么?怎么还跟上来了呢?

对于丘志清的疑问,佩剑青年恭敬一礼,回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某打算拜先生为师,求先生成全!”

说罢便要下拜行师礼,却被丘志清伸手一拂,给拦住了。

郑岩见自己怎么也无法下拜,便知道,定然是丘志清使了什么手段。

见郑岩不解的看着自己,丘志清道:“如果贫道没猜错,你是治公羊的吧?恕贫道直言,贫道教不了你什么!”

所谓治公羊,就是专门学《公羊春秋》,这个年代,每个世家都有自己的专精。

他们几乎垄断了对经学的解释权,这种世家,便称之为“经学世家”。

别看郑岩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可也是个正儿八经的武道好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