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节(3 / 4)

加入书签

找大姨帮忙的。

徐宁玉的姥爷退休前是矿上生产队的小领导,所以家里条件和周围人相比算中上等。

姥姥是普通的家庭妇女,不识字,但待人极为和气。就是身体不太好,有慢性支气管炎,时常要吃药。也是因为这,当初徐宁玉刚出生徐建兵没有麻烦他姥姥帮忙带孩子。

姥爷和姥姥这辈子只生了两个女儿,在如今重男轻女的大环境下不是不遗憾。但他们对女儿一样培养,更是难得地重视教育,供两个女儿读书。有那亲戚说怪话,什么女儿以后都是别人家的,花那钱干嘛,还有要过继男孩来的,都被姥爷骂走了。姥爷是爆脾气。

徐宁玉的母亲在家排第二,上面徐宁玉还有个大姨,叫陈秀英。大姨念完高中没考上大中专,也不想复读,姥爷就托人找了关系,把她送到了矿中学小学部当代课老师。矿中学全名“淮水矿务局第四十八中学”,全校八个年级,十几个班,规模不大。

大姨早几年就离婚了,一直带着儿子在娘家过。她前夫是矿上安检员,跟一个同事的老婆有不正当关系,当时事情闹得很大。公婆求陈秀英看在孩子的份上忍下来,还说什么:“男人都会犯点错,只要回家就好。”大姨的性子和姥爷很像,比较强势,哪能受那个气,坚决离婚。孩子和家里钱都归她,每月那男人家还要给生活费。

上辈子徐宁玉其实和姥爷家关系不太亲。徐建兵再婚后,和徐宁玉姥爷那边关系比较尴尬,加上王梅一直有意阻拦,他就很少带徐宁玉姐弟俩去姥爷家。

姥爷爱面子,再说他是长辈,拉不下脸去求着和小辈搞好关系。姥姥倒是时不时会来学校给他们姐弟送些吃的,大姨过年的时候也会拿些衣服、营养品之类的过来。不过那时候王梅管着家里,那些东西多数用不到他们姐弟身上。

九几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矿中学被裁撤,有编制的老师都分到了镇上,大姨这样没有编制的老师就下岗了,每个月只有几百块钱的基本工资。大姨很能累,去摆摊卖早点,起早贪黑的,四十多岁头发就白了一半。

差不多也是那个时间,姥爷生病去矿卫生院打青霉素,结果医生疏忽,没给他做皮试,产生了严重的过敏反应,人很快走了,徐宁玉都没见到他最后一面。

那时徐宁玉还小,要到高中之后才算真正成长,有了分辨能力,很多事情能自己做主了。每次放假他都会去看望姥姥,和大姨表哥的关系很亲。

重来一次,徐宁玉当然更要和姥爷一家亲近,到了星期天就让徐建兵带他去姥爷家。姥爷和陈秀英对徐建兵冷淡,对徐宁玉姐弟可不会给脸色。怜惜小姐弟俩没了亲妈,更添了几分疼爱,零食衣服都没少给他们买。

大姨是学校老师,徐宁玉想跳级,当然先找自家人帮忙。他这两年主动跟着徐馨宁读书识字,小学的知识很简单,他不用怎么展现学习能力,家里人已经把他当成了小神童。

课文读几遍就会背,字学得特别快,好好培养,家里指不定要出个大学生。徐建兵当时开心地抱着儿子举高高,原地转了好几圈。不过他谨慎惯了,不让家里人往外说。孩子这么小,万一别人有不好的心思,哭都来不及。

对于儿子要跳级的想法,徐建兵开始有些犹豫,问徐宁玉:“能跟上吗?”

徐宁玉回答地肯定:“我能。”徐建兵就不反对了。孩子大姨是老师,这事应该不难。

“行,那就去你姥爷家。你姥身体不好,去了可不能淘气。”儿子聪明又有主见,徐建兵这几年越发顺着他。怕徐宁玉失望,他还安慰道,“能跳级就跳,跳不了就慢慢念,咱不着急。”

徐馨宁听说不用去爷奶家,也开心地去收拾衣服了。她害怕奶奶,宁愿去姥爷家。

夏天-衣服薄,给徐宁玉带两三套短袖小汗衫和短裤,徐馨宁又装了两条裙子,还有换洗的小衣服,也没把她的书包装满。

徐建兵装了瓶麦乳精,一袋奶粉,在小卖部买了两袋桔子饼干,就骑上他的二八大杠,载着两个孩子去了他们姥爷家。

车子前面的大杠一向是家里年纪小的孩字的座位,徐宁玉侧身坐在杠上,小手搭在车把上,觉得屁股底下有点硌。他很少出家属楼,因为外面实在没啥可看的,到处都是灰扑扑的,没有后世鲜亮的广告牌,也没多少绿化。不下雨的天尤其脏,马路边洒落的煤灰刮得到处都是。

姥爷家住的是西桥矿最早盖的福利房,在徐宁玉家这片楼房的西边。那一片全部是平房,就被叫做西平房。

西平房的房子虽然也是只有厨房的两居室,但带个小院,院子外面供人来去的空地挺宽,大家就在院墙外面再加盖个小屋子,占上半边的空地,家里地方就更大了。

姥爷家的院门敞着,姥姥和大姨一人坐了个小板凳在那洗豆角,足有一大盆。姥爷家院里墙根边有一小片菜地,这时节豆角挂老长,还往徐家送过几次,大家都快吃够了,就准备做成酸豆角。

见徐建兵带徐馨宁姐弟俩来了,姥姥马上惊喜地放下手里的活,笑着说:“建兵来啦,今天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