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0节(2 / 2)

加入书签

乃太祖陛下亲立,还请官家记在心中,恪守祖宗家训。”

新帝肃然行礼,跪拜于前。

所有人远离。

只剩一礼官以悠长语调恭读

誓词:

“其一,

柴氏子孙,

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其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新帝叩首。

【整个宋朝,士大夫或者说读书人的地位的确很高,而且因言获罪的极少。】

【就好像苏轼的乌台诗案,若是放在明清,那肯定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好在他生在北宋,也就只被下放,最后还起复了。】

【据说在赵匡胤在位时,有翰林学士醉后思念前朝君王周世宗柴荣,赵匡胤也没有追究他的罪过,只是摆摆手说他喝醉了,让他去吧。】

【可见,当时的环境氛围是很宽松的。】

【而只有这样宽松开放的环境,文化的发展才能更加蓬勃。】

【陈寅恪就曾经说过,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

……

武周。

太平公主嗤笑一声:“周世宗柴荣,柴氏子弟……”

从小生活在权力中心的她,即使是用自己的脚趾盖想都能知道,想必这赵匡胤的江山就是从这柴家手中夺来的。

而且,估计夺来的手段应该还不怎么光彩。

武则天淡淡道:“即便如此,也能称得上一句大度。”

如此,才能收复那些旧臣的心。

即使是装的,也装得挺好。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武则天沉吟道,“倒也有利有弊……”

利,自然是人才荟萃,有利于社会文化和思潮的发展。

弊嘛,那就是皇权的大幅度被削弱。

一时之间,她也不好衡量到底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但天底下的读书人却纷纷对宋朝投以羡慕的神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