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6节(2 / 3)

加入书签

有着肥沃黑土地的东北平原,水稻和大豆还有玉米在这里成长;

华北平原以黄淮海冲积而成,在相对干旱的北方,种的也是更耐旱的小麦、玉米、高粱等;长江中下游平原则恰恰相反,更多的是水田,气候温暖湿润,

农人们更多种植水稻、油菜和棉花;

关中平原将春小麦和夏玉米轮作,因为日照足,还种有大量的水果。

这些平坦的、一望无际的平原,才能够让人类集聚,然后诞生富庶的繁华的城市。与之完全相反的则是沙漠和沙地。

荒芜到甚至连根草都不长,只剩下风沙的尖啸。

【烟雨江南、厚重的黄土高原、美丽歧义的喀斯特……这些不同的风景,和不同的地貌,共同在一起组成了华夏。】

不同地区的景色被剪辑在一起。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华夏每一处的风景是如此的不同,差异化极为明显。相同的,则是生活在其中的华夏百姓。养蚕种稻、牧马摔跤……东边早已经是深沉黑夜,西边却依然阳光温暖。

但,这都是华夏。

这么高的山峰!

八千多米!

这是吐蕃和西域那边吧?原来那边竟全是高山。

有人看着自家屋后的大山,寻思着: 这山应该比咱们后面的山高了不少吧?为什么山上都有雪?

那边还能住人吗?

应该不能,难怪胡人都往咱们中原跑呢。

百姓们叽叽喳喳,讨论得比以往都要更加热烈。

明朝。

徐霞客的母亲在惊叹之后对他道: “我总算明白你的喜好了,原来这山河竟然如此让人心神震

荡。

壮观的、险峻的、缥缈的、秀丽的,各种美。

徐霞客沉醉于此,闻言摇头道: “我还只走了一小部分而已。”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去西边看看那些高山,去北边,看看那些草原和湖泊。

千里江山!

对于此,帝王们的感受可能还要更深一些。

嬴政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山河出现在仙画中了,但这一次却看得尤为的清晰,尤为的整体。这就是朕的江山!他的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嬴政并非一直坐在深宫中的皇帝。他人生中好多次出巡,也见过不同的景色。

但肉眼所见,岂是后世航拍所能比?

不过,现在大秦的疆域和后世相比,还有很大不足。

赢政升起雄心壮志。

还有刘彻,对于西域的渴望又多了几分。

卫青和霍去病也在宫中,霍去病的眼睛闪亮如天上星辰: 祁连山脉!这个他认识。

他的志向就是要把匈奴赶到祁连山之外。

不过,现在他看到往西的更多山脉,既然后世这也是华夏的土地,那不妨再把匈奴赶远一点好了。

刘彻很满意他的远大志向,道: 你若是真能做到,朕封你为万户侯!

霍去病昂首: “微臣一定能做到,陛下可不能食言。”

卫青斥道: “岂能对陛下无礼?”

刘彻却哈哈大笑:朕决不食言。

他还想着,若真的打到了那里,他想要亲自出巡,去看看那一片的高山是不是真有那么的高,那么的磅礴伟岸。

而赵过,没想到这么快就等来了自己想要听的东西,赶紧和孙小羊一起记下那几大平原的大概位置和适合栽种的作物。

现在有没有无所谓,记下再说。

而在这些朝代里,唯有唐朝的帝王们和百姓们心情更加舒爽。嗯……这些疆土,大部分都是在大唐治下,咱们大唐就是这么豪横。

看,那些高山都是大唐的!

那些湖泊也都是大唐的!没有标注的贝加尔湖,还是咱们大唐的!李世民略有些遗憾:看来后世已经将吐蕃收入囊中了。他的手指无意识的在案几上轻敲。

吐蕃,不好搞啊。松赞干布,的确是位英才。而且,那边地势极高,生活苦寒,占着也没多大意思。

【这些综合在一起的地理因素,也让这片土地成为了华夏,而不是成为其他。】【这就是现在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地理决定历史。】

【就比如咱们。】

【正因为有了长江和黄河两条母亲河,流淌之处带来了肥沃的冲积平原,有着大片的沃土良田,可以种植粮食,部落逐水而居,这才诞生了华豆文明。】

【这些文明逐渐的发展起来,然后才演变成殷商周,演变为秦汉唐。】

【而因为青藏高原的存在,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等等,这一圈儿地球屋脊如同高耸巨大的屏风将华夏隔绝在东亚。】

【在交通并不便利的时代,华夏文明就如同欧亚大陆上的孤岛,可以平稳的自个儿发展,不用担心来自于中亚,来自于更西边的敌人。】

【最典型的,莫过于大唐和阿拉伯帝国之间的坦罗斯之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