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0节(1 / 3)

加入书签

“不是为了春晚小品,”于童拖了一把椅子坐在他对面,“我是想问问你,对接下来电影的宣传工作有什么想法?”

“我听导演和经纪人的。”

“那行,我跟你说说我的思路。报纸电视广播宣传是比较常规的操作,这些我就不具体展开了。”于童顿了顿,才继续说,“除了春晚小品,其实我这里还有个办法,能让你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大众视野里。”

陈庆山很感兴趣地望向对面:“你具体说说。”

“我这里有个机会,可以办学校。”

陈庆山:“……”

“市里有家歌舞团正在重组,会分流出一批很有经验的文艺工作者,这些人之前大多都是演员或演奏员,近几年才转做幕后的,演出和教学经验都很丰富。”于童提议,“你要是有兴趣的话,咱们可以跟歌舞团合作,用这批人开办一个艺术培训学校。”

“啊?”陈庆山跟不上她的思路,蒙头蒙脑地问,“这这这,开学校跟我有什么关系啊?再说,很多人都知道我唱歌五音不全,让我去开学校教人家唱歌跳舞,这不是贻笑大方吗?”

“除了教学员唱歌跳舞,也可以教主持、朗诵、演讲之类的嘛,甚至可以请几位退休老师,来教授表演。”

陈庆山坐起身,挖空心思找拒绝的说辞,“我那点钱全投到电影里了,现在哪有钱开学校啊?”

于童笑着说:“不用你出钱,你出个名儿就行,比如,给这所学校取名叫’陈庆山明星学校‘?”

用陈庆山的名字命名一所学校, 对他来说,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不但能让他的大名时常出现在大众眼前,还能将他的国民度快速变现。

如今的父母越来越舍得为孩子投资, 去少年宫和电脑班门口看看报名的长龙, 就知道培训机构的生意有多红火了。

可是, 这个合作的风险也是很高的。

一旦学校被爆出什么负面新闻,对陈庆山本人的声誉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甭管他是否参与经营和教学。

谁让他用大名给学校命名了呢, 学员是奔着他来的, 他就得对学校负责。

所以,听了于童的提议后,陈庆山内心蠢蠢欲动的同时,还要告诫自己冷静。

他与于童是合作关系,这会儿就开诚布公地说:“于总, 你这个办法,乍一听还挺让人心动的,但高回报也有高风险。我这些年攒下些口碑不容易……”

于童理解他的顾虑,便将在路上想好的, 培训学校可能会存在的风险细数给他。

“办学校的风险确实不少, 但能对你声誉造成影响的,主要有三个。”

“其一是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这个只能尽量防范, 有些人喝口水、下个楼梯都可能发生意外,这是无法预测的。但咱们可以暂时不开设舞蹈课,以防学生训练时出现意外,造成身体损伤。”

陈庆山下意识点点头,不设舞蹈课, 风险确实能降低不少。

“其二是教学质量风险。同样的老师授课,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不同的。学校招生时别把话说得太满, 别承诺包教包会包过包分配,就能避免很多纠纷。”

“其三是税务风险。这个你更可以放心,歌舞团是事业单位,交税比谁都积极,与歌舞团联合办学以后,几乎没有偷税漏税的可能。”

风险是存在的,但也并没有陈庆山想象中的高。

他有点不好意思道:“我虽然有点名气,但在业内还属于后学末进,多少名师名导大腕儿都没办学呢,我突然开个培训学校,恐怕会被人说不自量力。”

于童语气轻松道:“我这个提议有点突然,你可以再多考虑一段时间。要是对当校长有兴趣,我就帮你们撮合一下,没兴趣也不用勉强。”

当了校长就要跟学校捆绑在一起,赚钱的同时也有了责任,于童不想生拉硬拽勉强人家。

而且即使没有陈庆山这块招牌,培训学校也能办得起来。

她只是想让大家双赢罢了,毕竟陈庆山现在确实需要一些话题度。

没有得到陈庆山的确切消息,于童也就没给歌舞团那边答复。

她想投资培训班的事,只有狄思科这个枕边人知道了。

“于总,你怎么想到要涉足教育领域啊?”狄思科对他媳妇的天马行空表示佩服,“这种艺术培训班可赚钱了,大嫂送佳佳和有礼去少年宫上钢琴课,一节课才一个多小时,就要收费二十五块。听说那种一对一授课的费用更贵,孩子的钱也太好赚了。”

于童站在穿衣镜前,左照照右照照,欣赏自己新买的牛仔裤,随口说:“刚听说歌舞团要下岗分流,我就有了开培训班的想法,但不是针对孩子的。”

“我们公司现在签了不少歌手,他们平时也需要上声乐课,提高演唱水平。与其零零散散地给他们找老师,还不如有个培训学校,以后签一些像你当初那样全无声乐基础的新人,也能有个上课的地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