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节(2 / 4)

加入书签

终,也许能得偿所愿。

“大家的心声我已听到。”蒋智斌提高了说话的嗓音,让在座的所有人都能够听到他的声音:“不过,大家的要求,我还是不能够答应。”

“什么!”

“这是为什么!”

“难道顾氏武器厂连最基本的诚意也不愿意表现吗?”

面对众人的质疑,蒋智斌比了个“停”的手势:“请大家听我说,相信大家心里也明白,我们顾氏武器厂在最初与大家签订合同的时候,并没有亏待大家,报酬是按照市价来定的,有的质量好或者交货速度快的工厂实际拿到的,甚至比市价还要高。否则,大家最初也不可能答应跟我们签订合同。”

“大家现在所质疑的,无非就是为什么武器经过了我们顾氏武器厂的少许加工,能够买到那么高的价格。我想告诉大家,我们顾氏武器厂,卖的并不仅仅只是武器,是人力,更是技术!我们拥有各位所不具备的技术,所以我们能够将武器卖到这种价格!我们在美国申请了专利,美国人如果想要生产我们的武器,每生产一把,就要向我们支付一定的专利费。而我们自己呢,也为了不断的提高技术,在科研部方面投入了大笔的资金。这笔成本,恐怕是诸位所想象不到的。”

“诸位只看见,我们的工厂只进行了几步加工,就比你们生产许多步拿到的酬金高,却没有看到,这短短的几步,耗费了我顾氏武器厂无数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几步里,凝聚了我们的核心技术,就是这几步,让我们走得格外艰辛。所以,我说,虽然我理解大家的心情,但在酬金方面,我顾氏武器厂已经付出了大家所应得的,不会再有所增加。”

“这种理论,简直闻所未闻!”马老板气愤地说。

底下有几个老板,倒是若有所思。

“虽说诸位没有见到过,不过,也不难理解。诸位每天操心着工厂中大大小小的事,但是,若真要论每天的体力劳动量,诸位比起厂中的工人来说,怕是远远不及吧?如果按照诸位的理论,厂中的工人拿到的工资,应该比诸位还多!可事实如何呢?诸位都心知肚明。诸位虽说没有付出具体的劳动力,但你们所付出的脑子里的知识和力量,是那些只能够通过体力来获取报酬的人所远远不及的。对于我们的工厂来说,也同样是这个道理。掌握了技术和知识,才能够挣大钱,才能够在交易谈判中掌握真正的话语权,才能够不被时代抛弃。”

他的这一番话,简直震耳发聩。

底下的老板们能够混到今天这个地步,自然没有一个是蠢人。听着蒋智斌的话语,他们也在不断深思。

在这场谈判中,蒋智斌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他们真切的意识到,想要赚钱,再按照以往的那种模式运作下去,跟在洋工厂和顾氏工厂的身后捡漏,恐怕是不行了。洋工厂不必多说,绝对是最大限度地压榨他们的劳动力。而顾氏工厂尽管给的价格还算公道,但人家已经明确表示,只按照市价给他们报酬。

如果不创新,他们就只能够跟在顾氏武器厂身后吃他们的残羹冷炙。唯有创新,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可是,创新又谈何容易?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大家晚安~( ̄o ̄) z z

☆、 践踏

先时,整个华国都跟在洋人身后,追逐着他们的技术。不是没有人想过要迎头赶上,一雪前耻,可是,技术上的落后,又岂是只凭着一腔热血就能够化解的?如今,顾氏工厂横空出世,打压了洋工厂的气焰,这个问题,却以一种更为不可忽视的形态横亘在众人的面前。

他们究竟应该如何做?怎样才能为工厂赢得未来?

通过这一番谈话,他们已然明白,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他们在技术上不能够进步,想要指望别人大发善心,提升他们的报酬,是不可能的。

蒋智斌说出这番话的本意只是和平结束这次谈判,并没有其他的意思。不料,他这一番言论,引起了在场诸人的深思,就连他自己,思维也随之发散了开来,一种使命感与责任感在他的心中油然而生,他觉得他该做些什么。

诚然,现在顾氏工厂的发展态势很好,政府看重,英美两国的合作伙伴交相称赞,据说产品经由美国之手转卖到其他的国家后,反响也都不错。可是,只是这样,他们就满足了吗?他就满足了吗?

蒋智斌知道,到目前为止,顾氏工厂能够发展到如今的地步,有一大半都是顾舒晗的功劳。而他们这些留过洋、接触过最为尖端的技术,自诩为进步青年的人,却反倒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尽管现在看还不太明显,但蒋智斌心中明白,现在的顾氏武器厂,乃至整个工厂,还是没有跟上顾舒晗的步伐,哪怕顾舒晗本人放慢了脚步,竭力配合,哪怕她鼓励创新,且这个策略迄今为止在顾氏工厂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可是,还是不够。现在最为尖端的技术,还是顾舒晗一个人所研制的,他们别说创造,甚至连完全理解,都不能够做到。

一个厂子想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