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灵气复苏的旁门祖师 第102节(2 / 3)

加入书签

果然知府一开口就勉励了鲁连斌和狱卒,毕竟这些人也是真正与敌人战斗过的,又几乎各个带伤,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然后又呵斥了衙役和民壮,发生劫狱这么大事,这两边的人一个也没派上用场。

尤其是民壮的头目,被训斥的几乎狗血淋头。

“混账,你们这些人还敢称精锐?”

“被人摸进营房把火枪都给坏了才发现,是不是没了那洋教官你们就不会打仗了?”

“真是烂泥扶不上墙,要是再有此等疏忽,就都给老爷我回家土里刨食去吧!”

不怪这知府生气,实在是那一百多杆洋枪可是花大价钱从洋人那里买来的,一杆就要三十多两银子,虽然知道洋人是故意抬价,但是没奈何几家洋人串通一气,根本没有互相竞争的去压价,知府老爷也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好在花的不是他自己的钱,这笔军火开销是从本地税赋和士绅商人的捐献里出的。

如今坏了一百多杆,府衙里的工匠还不能修,这又要花一大笔钱去找洋人修理。这个钱就需要府衙里掏腰包了。

好在府衙这边只是驻扎了一百多人,而另外八百多的民壮都驻扎在军营之中,不然他这个知府老爷得要心疼死了。

当官的问完了话,那边站立的宁师爷才关心的对鲁连斌问道:

“鲁兄,你这可真是走了霉运、遭了无妄之灾啊,那些贼人真的如此强横吗?”

鲁连斌看着身后自己这些手下,摇头说道:

“单个来说似乎不如你我,但这帮髡匪加上没露面的那个擅长法术的术士,人数至少往十个开外,更有一些奇诡手段,便是你我加上伍兄这位名门弟子齐上,估计也是难留下几个。”

听到鲁连斌说的如此郑重,在场的其他人都变了脸色。

三大高手可是府衙公认的,就连他们都拿不下,那其他人怎么能行?

别看这些大人们为百姓做事不行,但关乎自己身家性命的事却一个个都清楚的很。

如此悍匪不但人数不少,而且还有会法术的术士妖人,要是属于长毛白莲那种铁杆的叛贼,再在他们魔都地界搞出什么更大的行动,那可就祸事了!

到时候朝廷问责下来,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都讨不了好去,丢官去职都只是最好的那种结果。。

同知老爷忧心忡忡的说道:

“贼势嚣张,这可如何是好?”

这个魔都同知原本只是地方县官,而且不是科举考上去的,而是商人出身的父亲给他铺路,先花钱进了国子监买了个监生身份,又运作一番当上县丞和知县。

当初他也是花了一大笔钱才升任到此的,现在担任这个肥差两年时间未到,以前话的疏通银子还没有回本,要是因为事问罪丢了官儿,这钱可不就是赔了?

而一旁与草包的同知大人不同的是通判老爷,这位通判一向佛系的很,似乎对眼前局势还没有听明白一般,坐在那里半睁着眼迷迷糊糊如同一尊泥塑的佛爷,也不知是真傻还是装傻。

同知和通判这两位共同为知府的辅佐官,而能有这样的佐官,那知府大人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

倒是身为师爷的宁近生听了鲁连斌的话,也不免心里对那些人更看重几分。

他可是知道这位鲁典吏的性子,一向是不屑于夸大其词的,而且对方也是心不在官场,不然也不会仅仅担任一介典吏,在知府等人几次提出提拔都名言拒绝了。

“如此说来,这帮髡匪倒是了不得的一群人物!”

听到自己师爷这般说,那位知府老爷面露苦色,开口说道:

“宁先生,想本官自从任职魔都之后兢兢业业,下为安抚黎民,上为报销朝廷,怎么会连连遭遇这些磨难,前有洋人威逼朝廷之事未曾解决,现又生了这髡匪的事端,这该如何是好?”

宁师爷显然对自家东主的性情十分了解,躬身一礼笑着说:

“呵呵,府尊大人过滤了,其实这事也是好解决,无论是洋人的难题,还是这髡匪的案子,府尊大人您有责任,咱隔壁那位总督大人既是您上司,又身为五口通商大臣,岂非责任更大?”

知府大人闻言眼前一亮,就知道自家师爷有办法。

赶紧说道:“先生是说……”

宁近生则没有占据功劳的恭维道:

“大人果然才思敏捷,这洋人的事情虽然是在我们府衙地界发生,但对朝廷来说,所有洋务总归不都是他两江总督府负责吗?出了事去,即便那位总督大人把罪责都推在府尊的头上,难道他李合肥就没了责任吗?”

封建官场上除了表字之外,更习惯以出身和别号来称呼某些大员,那两江总督老家是合肥人,所以在其势起之后就被称为“李合肥”。

便如当年前明名臣张居正是楚北江陵人,便被称为“张江陵”一般。

“府尊大人一力将这魔都县升格为魔都府,又甘冒矢石几次打退叛军逆贼的攻城作乱,结了魔都之围,如此功劳,即便是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