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 第178节(1 / 3)

加入书签

可画了没一会儿,小丫就停下毛笔朝边上正绣着荷包的刘莲芝问道:“娘,咱们什么时候去爹爹那儿啊,我都好想爹爹和三姐了。”

“我也想爹爹和三姐了。”四丫也开口说道。

什么时候去?

这几日刘莲芝也一直都在考虑这个问题,她也想早点去南川呢,上个月相公在来信中也提了这件事,可这么大一个摊子摆在这里,哪是轻易就能成行得了的。

总不能家里什么都丢下不管,直接提脚走人吧。

唉,头痛。

大丫知道娘亲在担心什么,她笑着说道:“娘,不如你带着妹妹过去爹爹那里吧,至于家里,你不用担心,有我和二妹呢,我们俩就留在家里。”

二丫也跟着附和:“是啊,娘,你带四妹和小妹去吧,我和大姐两人留在家里就行了,何况姥姥姥爷也都在家呢,你不用担心的。”

徐氏听了也点头道:“我看这样行,你就让凌姝和凌月留在家里,有我和你爹两人看顾着,你没啥好不放心的。”

“我还是再想想吧。”

刘莲芝没有当即应下,反正现下时间还早,真要过去的话,也得等天稍微暖和一些才行,不然一路上天寒地冻的,两个小的肯定吃不消。

老刘头没有说话,其实他打心里也是想去女婿那里的,不为别的,就因为吕公子和应公子回来后,跟他说了周青林在南川种那个和芋头疙瘩很像的东西,而且还是一大片的种。

还有那“黄粒粒”听说也种了好几十亩。

老刘头记起,这两样东西是女婿在别国使团来访那会儿买来的,当时女婿就说要试着种种来着,本以为女婿只是随口说说,没想到真的种出来了。

老刘头心中激动,他是个地地道道在土里扒食的老农民,自然知道粮食对百姓的重要性,虽自己不懂官场上的弯弯绕绕,但老刘头可以确定,女婿这么做肯定有他的打算。所以老刘头很想马上就到南川去,看看有没有自己能帮得上忙的地方。

可南川离京城有一千多里地呢,要是过去的话,一路车马劳顿定避免不了,他一个老头子怕是吃不消路上的奔波,没看吕公子和应公子这次回来后,在床上躺了一天才缓过劲来吗,自己这把老骨头别到时候忙没帮上,还给女婿带去麻烦。

要老刘头说,闺女暂时也别过去为好,女婿要真是和自己猜想的那样,准备做个大功劳出来好升官,那么家里人这个时候还是不要过去让他分心了。

再说这么远的路,就她们母女三人出门,谁放心啊。

老刘头想着要不过段时间自己与闺女说说,让她暂时别去南川了。

反正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老刘头还记得女婿赴任前与自己说得话呢,女婿当时对他说道,“岳父,小婿此次去南川,长则五年短则三年,就一定能回京城的。”

当时老刘头还不怎么相信,只以为女婿是在宽自己的心,你说这当官的要到哪里当官,不都是由皇帝老爷说了算的吗,哪里是你自己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的。

可现下看来,女婿怕心里早就有谱了。

也是,能种出新品种的粮食,这功劳可是不小呢,有这样的政绩摆在这里,能回京城的可能性自然很大了。

此时的老刘头并不知道,自己女婿做出的功劳岂是一句不小能概括得了的,那简直是顶天了好伐。之后的几百年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朝代怎样更迭,百姓们都记得,大历朝有个叫周青林的六元及第状元郎,他种出了高产的玉米和红薯,让天下百姓都能吃饱肚子,不用再挨饿了。

不过这都是后话,今日咱们暂且不表。

周青林并不知道自己的岳父已经洞察了他的心里打算。

此时的他,正举着油灯去了后院的十几间后罩房里,反正外头有时不时的鞭炮声,吵得自己睡不着,与其躺在床上干瞪眼,他还不如过来看看红薯种有没有被冻坏。

本来把它们放到自己的储物仓库里就没有这种担忧了,可惜红薯实在太多仓库堆不下啊。

所以他也只能时常过来查看一番了。

好在南川县的气候并不算太冷,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自己担心的状况发生。

既然睡不着,回到房间后,周青林就从储物仓库中拿出画册的稿件继续作起画来。伍侍卫回去时,周青林特地托他帮自己捎了一批画稿回去,那是半年的量。

如今只要有空闲,周青林就会继续画稿的事,话说,这么挣银子的生意,他是绝对不会舍得丢的。

上次大闺女还在来信上和他说了一年的画册收入的事,那可是足足八千多两银子呢。

所以这样的挣钱路子,他一定要认真对待才行。

其实对于画册,周青林心里又有了新的挣银子点子,不过现在不急,他还是等回京之后再说吧,反正银子是挣不完的。

现下自己最该放在心上的,还是怎样才能把政绩做得更完美的事。

几位成年皇子虽然分府出了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