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山中实战(1 / 2)
杨丛义点头道:“不错,那一战确实算是半渡而击,所以我们赢了。长江以南,江河众多,自古南下的草原强兵无不饮恨长江,纵使过了长江,也很快退走,就是因为他们难以适应多江河的地形。我们去过广南,都知道在河流众多的地方,行军打仗有多难,三十里路程,五条河流纵横,两千人的队伍,走一天都走不完。但长江以北不同,北方河流不多,除了淮河、黄河,没有其他太大的江河,在北方行军作战怕的不是河多,而是怕找不到河,北方水少,找不到河流,就没有水源,缺少水源是行军打仗的大忌。所以对待河流,我们在不同地区作战,要区别对待,北方就要尽量靠近河流,方便取水,而南方水多,驻扎行军就要远离。”
潘诚道:“大人放心吧,去年在广南,我们全军驻扎在山上,在上游拦河蓄水,放水之后水淹敌军四五千人,是我们亲眼所见,以后我们行军打仗,不会跟李越人一样驻扎在河边,肯定会吸取教训,离的远远的。”
杨丛义摇头道:“我刚说了,是远离还是靠近,要看身处何地,在北方雨水少的地方,河流很少,河流水源就是生命,不用离太远,也不能离太远,如果不出意外,以后我们主要作战方向便是北方,长江淮河以北,要水淹敌军几乎不可能,反而寻找水源是件大事。以后有时间,我再给大家讲讲大宋各地地理,说说各地地形。”
稍稍一停,思绪马上回到《孙子兵法》上,接着说道:“好,我们接着讲行军篇,看孙子在行军篇里对军队在山地、江河以外的地方行军作战怎么讲。我们看到,他在兵法中说道,通过盐碱沼泽地带,要迅速离开,不宜停留;如在盐碱沼泽地带与敌军遭遇,那就要占领有水草而靠树林的地方。这些是在盐碱沼泽地带行军作战的处置原则。在平原地带驻军,要选择地势平坦的地方,最好背靠高处,前低后高。这些是平原地带行军作战的处置原则。”
“孙子在行军篇里说了军队在山地、江河、沼泽、平原四种地方该怎么行军,怎么驻扎,这四种行军作战原则的好处,就是古代轩辕黄帝能够战胜其他四帝的重要原因,千年过去,我们如今这么行军,也不会有错,依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你们都在北方打过仗,在平原地带是不是这么行军的,你们应该很清楚,很好理解,这里就不赘述了,我们接着往下看。”
见众将神情轻松,杨丛义接着讲道:“大凡驻军,总是喜好干燥的高地而厌恶潮湿低洼的地方,要求向阳,回避阴湿,驻扎在便于生活和地势高的地方,将士就不至于发生各种疾病,这是军队致胜的一个重要条件。丘陵、堤防驻军,必须驻扎在向阳的一面,并且要背靠着它。这些对于用兵有利的举措是得自地形的辅助。河流上游下暴雨,看到水沫漂来,要等水势平稳以后再渡,以防山洪暴至。凡是遇到“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等地形,必须迅速避开而不要靠近。我远离它,让敌军去接近它;我面向它,让敌军去背靠它。这又是什么意思,我们该如何理解?”
讲解、讨论继续,众人开动脑筋。
在讲解兵法中,杨丛义时不时的会提问,让众将参与其中,以他们的经历来印证兵法所述,加深他们对兵法的印象。
整整三天时间,每天从申时一直学到日暮,众人终于将三篇兵法学完。
这三天每个人都收获不小,众将从军多年,一直按上级指令行军打仗,很少考虑为何是那样,很多时候队伍打散了,他们凭借本能逃出升天,根本不会去追究原因。但他们在军中所历所见还是有限,三天课听下来,他们懂了很多,但要全部吃透理解,还得以后一一在实践中历练。
“好了,三天课程所讲的《孙子兵法》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就是这些内容,虽然不多,但兵法所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你们回去之后还要好好理解、好好揣摩,争取在以后真正行军打仗时不要犯错。大家一定要记住,任何一次失误,都有可能葬送你们自己!”
课程结束,杨丛义做课终总结,他以前从没教过课,但他的上课方式却比此时太学、武学教授生动多了,但讲课之时十分生硬这个缺点,他一时之间却是没法改,得讲得够多才能,课堂才能生动活泼。
“是,大人!”众将异口同声,他们以前没有机会读书听课,更不会有将帅教他们兵法,这次杨大人亲自给他们讲解兵法,每个人都受益良多,自然感激不尽。
杨丛义微微点头,这些将校能学到多少,能不能学到心里去,用到实践中,他不敢肯定,因为他们都是打过仗,见过生死的人,很多时候凭借的还是本能,真到危机时刻,哪里还会记得曾经学过的兵法,只能是各凭本事,各尽本能,能打赢,能逃命,在他们看来就够了,要强求他们做的多好,通过三天学习个个都变成百战百胜的将军,那是不可能的。
他站在众人前面,又道:“我们都还年轻,五年之后宋金大战,我们都会是主力,关键之时只要能打、敢打,很有可能就各领一军,到时候你们的身份就不再是执行将令的人,而是下达指令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