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节(2 / 3)
认了。
虽说消弭了准部的后顾之忧,书雪心里跟明镜似的,秘敕漠北诸部、陕甘、四川诸省严防准部东进南侵,策妄使臣进京谢恩时觉察到朝局波动,回部落时报喜:“固伦公主虽掌上敕,军政并不全由其做主,康熙对其心存余虑。”
策妄眯眯眼:“不能小觑了固伦公主的眼界,她绝了通俄之心是想独占漠西,这样的人真能执掌大清朝,我辈只能以‘拔寨西迁’为上计。”
部臣询问:“大汗的意思——”
“按理咱们该承公主的情,可我宁愿她是不干政的。”策妄看着地图指向西藏,“我们现在闹一闹,清廷一定归咎公主,那时她就难以站住脚了。”
部臣会意:“大汗英明!”
即使策妄安分,书雪在上位也是坐不稳的,江南道御史参劾苏州织造府私吞盐税、纵容家奴强抢民女、霸占百姓田产等七项罪名,款款都有实证。
书雪主张将李煦革职查办,重惩涉案属员罪名,敕诏已经发出又被追回,康熙降旨申饬李煦办事糊涂,仍然是不了了之的结果。
穆尼之妻刚诊出身孕,太后却病重不起,书雪的心思全在宁寿宫,皇子们算是有了翻身的余地。
☆、二五七、念慈恩逆流竞上
二五七、念慈恩逆流竞上
皇太后近年来一直玉体违和,千秋刚过,病情来势汹汹,进冬月亦不见好转,不独康熙心焦,太太也是天天入宫侍疾。
书雪见状请旨,关照侧福晋总揽家务后入主宁寿宫侧殿。
疾病如同抽丝剥茧一般消耗着七旬老人的体力,太后在上好的灵药保养下每日也不过存住小半个时辰的精神气儿。
短短的时间都被用作讲古,搁往常书雪指定有兴致,如今几焚五内,面上不露哀容,离了正殿就难抑悲声。
挨到月底,这天太后用过参汤后忽道:“请皇帝和阿哥、贵妃她们都过来,我有话想跟他们说。”
太太忙吩咐宫女去叫人,书雪到榻前询问:“老祖宗有不爽利的地方?”
太后笑了笑:“没什么,有些事儿得趁现在交代。”
书雪泪流难禁:“您怎么说这样不吉利的话。”
“我已年过七旬,死有何憾?你号称玄仙,莫做小女儿状!”太后擦擦书雪的脸,“再哭就不漂亮了。”
过不片刻,康熙率一众皇子王爷赶到,佟贵妃亦领众主位抵至,皇子福晋本防着太后不吉,多是日日进宫,此事倒也齐全。
见人凑齐,太后开始说话:“哀家代姑母为先帝妃、旬尊后位,今已六十余载,虽未生养,皇帝与裕亲王兄弟奉养过亲生,子孙愈百,俱称贤孝,哀家实无憾矣。”
康熙顿首:“皇额娘母仪四海,徳优旧贤,实为玄烨之幸,大清之幸!”
“皇帝免礼。”太后等康熙起身后方道,“哀家有五件心事不得释怀,今交代皇帝,或有垂危之日,亦可舒乐登极。”
康熙从新磕头:“儿臣谨听皇额娘懿旨。”
殿内鸦雀无声,跪候皇太后遗旨。
太后叹口气:“先帝与姑母之孙,蒙皇帝恩典封为贝勒,顺福父子还要关照,皇家不可失了尊重。”
“儿臣遵慈谕。”康熙当场传旨,“命顺福父子进京侍疾。”
“金福格格薄命,仗皇帝仁爱得衍后嗣,在民间的不要打扰。”书雪看了雍王一眼,“胤禛府里的四阿哥必要善待。”
“是,儿臣待众皇孙一视同仁。”康熙这句话等于消弭了雍王府四阿哥的出身污点。
太后将视线转向书雪:“皇帝至孝,哀家受一国奉养数十年,哀家身后留下的东西分给诸宫妃、公主、福晋,年青宫女随自己的意思决定去留,这些事儿由简王家的料理。”
书雪行礼:“孙媳领旨。”
太后小憩片刻,指着书雪向康熙说:“哀家走了,最放不下的却是她,你知道她的好处,也明白她的性情,千万宽容些。”
康熙连声答应:“儿臣明白。”
“丫头,皇帝是一国之君,家事国事天下事都要操劳,行止自有苦衷,你不可再顶撞他了。”太后抚着书雪的头,眼神极显忧伤。
书雪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只能使劲点了点头。
“皇额娘!”康熙半跪在太后榻前,已经红了眼圈。
“玄烨,额娘这辈子知足了!”太后抓着康熙的手,“胤礽是个好孩子,胤褆是一时糊涂,胤禩和胤祥也是孝顺的,额娘不在了,你千万看开些——看开些——”
“儿子知道,儿子知道。”眼见嫡母这般情景还对自己放心不下,康熙老泪纵横,“额娘,您要舍了儿子,天下还有哪个能一意爱护儿子!”
当天晚上,太后陷于昏迷,一直到腊月初六才睁眼,看到康熙时呜咽一句“我想多陪皇帝几年的——”后赫然长逝。
“老祖宗——老祖宗——!”书雪抱着太后的遗体就不放手,哭得众皇子福晋感叹不已:大行皇太后真没白疼她一场,不到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