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节(2 / 3)
或者说,根本不是曹彰,而是王宝玉弄来的幻象,那么接下来他想要做什么,将这个秘密公布于世吗?
人就怕瞎琢磨,刘晔越想越害怕,头上冷汗直冒,身体难以控制的打颤。刘晔也不停的为自己找借口,这么做,全都是为了曹氏江山,绝无半点私心,苍天有眼,定能体谅自己的苦心。
然而,这些都是徒劳的。刘晔过不了自己心中那道坎,为求心安,偷偷在府宅的一个小屋里,为曹彰设立了灵位,经常过去分享祷告,鲜果供奉,请求宽恕,化解仇怨。
适得其反,刘晔越是拜祭曹彰,心中就越发惶恐不安,茶饭不思,夜不能眠,终于有一天,刘晔彻底被逼的疯狂了,衣不蔽体的满大街乱跑。又是哭又是笑,嘴里胡言乱语,提到了曹操以及曹丕在世之时的许多秘事。
听闻刘晔疯了,曹叡根本不来安抚,反而厌恶他一张臭嘴没有节制,命人将其锁在府宅内,不要给朝廷蒙羞。
两年之后,刘晔疯病终于好了,却得了抑郁症,在府宅内一言不发的默默死去,也有人说是自杀。
刘晔疯了,曹叡不在乎,但是,钟繇病故,却让曹叡痛彻心扉,他脱去黄袍,身穿素衣,亲往吊唁。
“太傅功高德茂,位为师保,开达理干,才俊高远,堪比萧何。”曹叡泪流满面,给予了钟繇极高的评价。
钟繇是楷书鼻祖,其书法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承认,曹叡怜惜他的才华,命人将其手书整理起来,存于密室,得以流传后世。
钟繇有两个儿子,长子钟毓,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官至青州刺史。钟繇的次子钟会,后官至司徒,跟邓艾联合,直接导致了蜀国灭亡,可惜因为跟邓艾争功,反叛被杀。
钟繇去世之后,曹叡有些萎靡不振,因为有件事令他十分纠结。钟繇活着的时候曾伏地恳求,希望能把他的灵位能够送往彝陵。
“长文,太傅曾希望灵位去往彝陵,其心愿未了,朕每每想起,总觉不安。”曹叡找来了陈群,坦诚的说道。
“圣上,前番臣阻止此事,只怕引起群臣非议,今日王宝玉送还五万黄金,足以证明其心坦荡。臣以为,以太傅为首,可以择选几人,将灵位送往彝陵,也好探出王宝玉此举意欲何为。若真无他意,我国故世名将牌位倒也可以安置浮屠塔,灵魂得安。”陈群分析道。
“长文所言有理,又该择选何人?”曹叡露出了感兴趣的神情。
“王宝玉此人重义,太傅生前曾与其为友,颇有惺惺相惜之感,臣以为,凡与王宝玉交往者皆可。”陈群道。
“此事有司空大人斟酌处置,切记莫要声张。”曹叡叮嘱道。
“臣以为,若想探出王宝玉此为何意,必须有一人前往方可。”陈群犹豫了一下,如此说道。
“不知爱卿所指何人?”曹叡连忙问道。
“金枪文聘!”
“朕早便知晓,仲业将军曾跟随王宝玉北征蛮夷,两人交情匪浅,若令其前往,难保其不再归来。”曹叡担忧道。
“圣上,文聘忠义无双,他若想投奔王宝玉,岂能等到今日?臣敢担保,文聘将军定会去而复返,不负所望。”陈群道。
“也罢,就让仲业去往彝陵走一遭。”曹叡被陈群说服,点头答应了下来。
此时的文聘正统兵驻扎渤海郡,主要工作就是防范北部鲜卑和辽东公孙渊,一记皇命被调回洛阳,陈群跟他大致说明了情况,文聘表情非常淡定,表示一定不负皇命,坚决完成任务。
作为曾经刘表的手下,来自荆州的将军,因为魏讽一案,荆州人士包括文聘在内,这些年屡受排挤,非常孤独,如今即将见到昔日好友,文聘岂能不激动,心中早已掀起了滔天巨浪。
这天上午,王宝玉刚刚来到议事大厅,就听侍卫前来禀告,“大王,魏国使臣到来,带队之人自称文聘,请求拜见汉兴王。”
文聘来访
什么?文聘?
王宝玉眼眶立刻湿润了,心中激动万分,文聘对他可是有救命之恩,并且曾经一同北伐蛮夷,绝对称得上亲如兄弟。
多年未见的故友突然到访,不能不说是个大大的惊喜,王宝玉立刻高兴的下令道:“传令所有人,一同去迎接文聘将军。”
众人很快便全部聚集起来,列队来到彝陵城外,好多人都不知道是谁来了,纷纷猜测应该是个大人物。
然而等众人来到城门口却感到有些意外,不远处,一人身穿金盔金甲,手握金枪,不动不摇,正在默默眺望着城门。身后则是十人左右的侍卫队伍,排场并不大,由此判断应该是跟王宝玉关系不错的一个人罢了。
“仲业兄!”王宝玉显得十分激动,大喊一声,不顾自己高贵的身份,朝着文聘奔跑了过去。
此举非常冒险,要知道文聘的手里可是拿着兵器,提普急忙跟上想要保护,却被王宝玉摆手制止,范金强紧随而至,口中高呼:“仲业将军!”
文聘开始还端着架子,表情淡定,但见城门内走出一众人等,明显是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