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107节(1 / 3)

加入书签

而且海瑞还干了一件更狠的事情,断案的时候,凡是借贷的都要以契书为准;没有契书的,朝廷一概不承认。人家不还钱,你告到官府去也没有用。

有人唬弄百姓签下来的契书,都是打着滚的高利贷。反正百姓也不认字,还不是我说什么是什么?还不起来就拿女儿抵债。这样的契书到了海瑞这里,一律作废。

后来很多人骂海瑞,说他不识时务。民间借贷很少用到契书,普通百姓也不认字,他这就是书生在照搬套用。可是真实结果是什么?

那些放高利贷的钱收不回来不敢再放贷,百姓也不敢再借钱;从士绅那里查回来的田全部退回给百姓,真正做到了让百姓耕者有其田;同时实行一条鞭法,减轻百姓的负担。

这才是为什么海瑞会被称赞为海青天的原因。

有了这样的经验和做法,海瑞自然看不上张居正的改革,觉得那就是隔靴搔痒,根本就达不到目的。

眼前的奏疏上,海瑞总共列了十几条,全都是大明朝现在需要面对的问题:官场腐败、权臣当政;官吏昏庸、人浮于事;百姓负担过重,胥吏欺压百姓;卫所制度败坏等等。

显然,昨天朱翊钧跟他接触以后,海瑞是真的把朱翊钧当成了能够倾诉的皇帝。或者说在他来京城之前,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想法。

他带着驴子来,就是要这么干一次,把所有的事情都列清楚、写明白,让皇帝看清楚大明朝现在的现状,大明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如果被治了罪,那就骑毛驴回家。

朱翊钧神情复杂的看着海瑞,放下了手中的奏疏,轻声说道:“爱卿,你这份奏疏似乎没写完,有些意犹未尽。”

海瑞一愣,抬起头看着朱翊钧,摇摇头没说话。

他的确没有写完,也没有写尽,因为他怕写了之后吓到皇帝。

皇帝还年轻,要一步一步来,自己不能太过激进。

可是海瑞没想到皇帝年纪轻轻的居然一眼就洞穿了自己的想法,而且好像比自己还激进。

皇帝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优秀。

海瑞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朕曾经听很多大臣侃侃而谈,可是像爱卿这样敢直言的并不多。”朱翊钧神情复杂的叹了一口气。

“臣……”海瑞刚想说什么,却被朱翊钧摆手打断了。

“爱卿不必说什么,朕其实心里都明白。看看这些孩子就知道了,”朱翊钧指了指不远处的那群孩子,说道:“盛世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各地天灾频繁,百姓流离失所,富户囤积居奇,勋贵贪婪无度,卫所败坏无用,官员贪污腐败,土地兼并严重,这些问题大家都知道,敢说的人并不多。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代表着什么。”

朱翊钧转头看着海瑞说道:“这不是中兴盛世,也不是王朝盛世,这是亡国之兆,只不过这话没人敢说罢了。”

海瑞抬起头,脸上满是震惊。

当年他就想这么说嘉靖皇帝,你要再这么干下去的话,大明朝离亡国之日不远矣,这天下不要也罢。

可是他没敢说。

当着现在的皇帝,他自然更不能说了。

可是没想到,眼前的皇帝居然亲口说出来了!

语气虽然随意,可是带来的震惊却一点都不减。越是这种随意的语气,越代表严肃认真。

“陛下。”海瑞抬起头缓缓的说道。

“觉得朕言之过甚?”朱翊钧笑道。

海瑞没说话,他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总不能说,陛下,我赞成你,大明朝就要亡国了。

但若说,陛下,我不赞成你,有一些违心。索性沉默吧,沉默是最好的方式。

沉默也代表了一种态度,无论是朱翊钧还是海瑞,两人心里面都明白的很。

朱翊钧也没再往下说,静静地站着,陷入了沉思。

海瑞看着朱翊钧,忽然有了一种奇怪的感觉,仿佛陛下已经亲自经历了那一天,随即又觉得有些荒谬。

蓦然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苦笑。自己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海瑞不知道,朱翊钧是真的见过。

神舟陆沉,百年丘墟。

天子御国门,君王死社稷。

八十日带发效忠,十万人同心死义。

生则中华兮死则大明,寸丹为重兮七尺为轻。

治隆唐宋,故国有明。

存天地兮千载,

尽人世乎倥偬。

大明亡了,天下落于外族之手,汉人开启了长达三百年的奴役生活。满清奴役了天下整整三百年!

到了满清灭亡之时,倭寇侵犯,又是国仇家恨!

如果不是仁人之士前赴后继,革命先辈流血牺牲,自己生存的华夏恐怕早已不是心中的那个华夏了!

朱翊钧很庆幸,庆幸自己穿越之时国力强盛,没有带着遗憾过来。

天下大治,百姓安乐,虽然有一些问题,可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