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第21节(2 / 3)

加入书签

只是老二叛逆,弟弟林振兴也越来越不听话,成天在学校里跟人瞎混打架,还隔三岔五的换女朋友。

他才多大,十五岁,胡子都没长齐,怎么就想着处对象娶媳妇了?万一成了耍流氓的咋办?

林若锦在信上说,她恨不得搬回娘家住,日日夜夜盯着弟弟,可惜她自己的儿子女儿才岁,更是离不得她。

“要是三妹你在就好了,老四跟你最亲近,也能听进去你的话。”

……

“不说了,说多了惹得你着急难过,隔得这般远,又能如何呢?你要是得了空闲,带上妹夫拍个照片回来,也叫我们认认人,省得哪天见了面还不认得。”

林若云叹息着收好信纸。

娘家的事,还真是一团乱麻,她也的确鞭长莫及。

不过,这最后一件事确实该办了,正好明天去县城买棉花,顺道瞧瞧陈爱学有没有空。

次日一早,她把海产干货给家里人分了,又托付二嫂刘氏给她喂鸡,然后才赶路去县城。

今天搭牛车去镇上赶汽车的人有点多, 人一多就容易摆龙门阵。

林若云听了一会儿,才晓得是因为前些日子大队发了钱, 大家手里有钱才敢进城, 进城也是为了添补一些必需品,像菜油、盐巴、酱油啊,还有布料、棉花、针线这些, 境况稍好点的打算买点糖果、瓜子、红枣这些来过年吃。

林若云注意到这些人身上基本都生了冻疮,手上、耳朵上还有脸上,隔一会儿就要去挠挠。

她忽然想到, 如果向他们出售冻疮膏, 效果一定很好。

但很快她就听见他们提到了冻疮, 有人说“忍忍就过了”、“开了春就消了”、“用热水烫烫就行别花那冤枉钱”。

得,倒卖冻疮膏的想法破灭, 农村人手里没钱啊,舍不得花在这上面。

牛车走得慢, 到了镇上没过太久就等到了公交车。要是牛车再慢点, 可就赶不上这趟,下一趟就得更久。

所以牛车这种交通工具, 估摸着以后会慢慢被淘汰。

半小时后,公交车进了城。

在车上时林若云就发现县城比以往热闹,因此下了车她不敢耽搁, 先去了弹棉花的商店,称了棉花。

弹棉花的师傅说单子多,得后天才能弹好,但林若云家里就这么一床棉花, 要是今天不弹好, 她回家怎么睡?家里各房人都只有一床棉花, 谁也借不出来啊。

她一脸的愁苦,“师傅,我家里就这么一床被子,今儿要是弹不好,我晚上没得盖啊。”

棉花师傅看她焦灼不似作伪,又见她生得单薄瘦弱,只怕是受不了冻的,万一冻出了病咋办,一时心头生出怜惜。

“这…那我帮你加个急,不过这事不能保证哈…”

“太感谢师傅您了,实在是麻烦您了…”

林若云双手握住师傅的手,连连道谢。

走出棉花店,她又去扯了布,六尺深蓝色的确良,厚实又紧致,给陈爱学做一身中山装十分合适,再给自己扯了四尺红白格子的确良,这已经是时下最鲜亮的颜色了。

布店对面就是卖炒货的,她称了两斤瓜子、两斤散装糖果,再去隔壁买了一袋面粉,一斤香蕉和苹果。

瓜子和糖果是自家过年吃的,面粉用来做包子馒头的,买香蕉和苹果是因为等下要去煤厂,那大姐家得去坐坐吧,她家两个孩子也放假了,怎么都不能空着手上门。

在去煤厂之前,她又绕回棉花店,瞅了一眼弹棉花的车间,也不知道有没有轮到自己。

那棉花师傅正好出来喝水,见到她,取下口罩问道:“你怎么又回来了?给你排上了,估计天黑前能排到你。”

天黑前排到啊?但今天那可不一定能取到了。

那她今儿为了等这新棉花被估计是赶不上汽车的,八成得走路回去。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借一下大姐家的自行车。

“谢谢师傅谢谢师傅,辛苦您了。这个您尝尝,解个渴。”

林若云从灰布袋子里掏出一个红红的大苹果塞给棉花师傅。

对方自是不敢收,“别这样,用不着。”

这苹果看着红润润圆溜溜的,可不比肥肉便宜,他哪敢要。

林若云笑笑,把苹果塞他围裙的口袋里,转头跑了。

棉花师傅看着苹果,摇摇头,决定中午不休息了,赶上一赶,不叫这姑娘今儿取不到新棉被。

为了避免污染,煤厂建在县城郊,从城区坐车过去得要二十来分钟,林若云到的时候也正好赶在饭点前。

门卫大叔见过她一回,语气没上次冷淡了,很快就帮她叫来了陈抗美。

“若云咋今天进城了?”

“我来城里弹棉花。”

林若云没说棉花票是娘家大姐送的,都是大姐,说出来就像是在炫耀比试,反倒容易叫人误会、徒惹不快。

“大姐也知道我是鲁省的,老家靠海,这回她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