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1 / 4)
谢文湛笑了一下,特别耐人寻味:“先看完了高古玉,我再陪你出来看风景。那边山上的观潮亭不错,待会儿开车送你去。”
她被这笑容迷得小小晕了一下,但好歹克制得住心神:“不用麻烦了,我自己去看看就……”好字还没说出口,就卡在喉咙里。因为谢文湛过来牵住了她转身的手。就这么轻轻一触碰,她就感觉魂魄再次出窍了。
“青花,时间不早了,我们还是赶紧进去吧。”
谢文湛似乎很轻描淡写这么一句。但是拉住她的力道很大。白汐再起想起初见他的时候,也是这双手,轻柔地把自己裹在掌心里。极度专注的眼神,还有抿起来很好看的唇形。结果……羞为一千年的老妖怪,就这么被拉进去了。
幸运的是,外面的装潢似乎很陈旧。但是里面倒挺现代化。道观的接待大厅里面摆着红木家具。角落摆着一个落地式的柜式空调。
道观的道长是个才四十出头的中年汉子,姓李。看起来修为也不深。据他说,这是一座“子孙庙”。就是说,这道观是师徒之间代代相传的资产。道光年间建起来的,他是这里的第十五任观主。道观的资历,历史,在整个a市都是首屈一指的。
“这一枚,老祖宗说是元代的高古玉。”李道长先出一枚凤凰腾飞状的古玉。
“道长,有句话晚辈要纠正一下。”谢文湛上手之后也不直接点明真假,而是笑了笑:“高古玉是战国和汉以前的玉器,明以前的玉器称为古玉。这一件东西,假如真是元朝的玉器。那该称为古玉。和高古玉还差了一千多年的历史。”
那道长抱拳道:“惭愧,惭愧!还是专家来掌掌眼。”
“东西不错,料子是和田青玉。但我看到不了元代。玉器断新老,得看玉质的钙化程度,和沁色的深浅。这件大概是明末的。”
“啊?!那,那值多少钱?”
“参考去年的行情,明代末期的古玉大概是5-8万。”
那道长点了点头,看来也接受这个价格。接着,谢文湛把其余几枚玉器都断了年代。时间从北宋到明末不等。清一色全是和田古玉。加起来,这些玉器一共值个五十多万。但和翻修道观的费用比起来,也就是九牛一毛。
“怎么不去募捐?”
“小姐,现在红十字会都募捐不到善款了。更何况我们这些道观。”
李道长有些无奈。但忽然想到什么,一拍大腿:“对了,后院的阁楼里还有一块带血沁的玉璧。那个东西是民国的时候观主收购过来的,说不定是战国的古玉璧。”
“战国古玉璧?!”
白汐想笑,但碍于人家在场。只能憋着笑。等李道长走了,她就忍不住了。玉璧是战国的重要礼器,存世量极其稀少。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和氏璧”了。成语“完璧归赵”中的璧就指的是和氏璧。传闻是一个名叫卞和的工匠,以被砍去两条腿为代价,进献这块美玉给了楚文王。后来,又被秦国夺去,制成了传国玉玺。
秦亡,和氏璧由子婴献给了刘邦。成为“汉传国宝”。汉末,又落入孙坚、袁术之手,再传魏、晋,五胡十六国,一直到唐朝开国。和氏璧落入李家手中。有史记载的,最后一任掌握和氏璧的皇帝,是五代后唐末帝李从珂。
后来,石敬瑭攻陷洛阳。李从珂放火烧宫。和氏璧连同整个皇宫一起毁灭了。之后下落不明,成为历史上的一大悬案。
虽然,和氏璧已经绝世,但它的美名一直流传。同时代的,能保存至今的战国玉璧,真的拍卖起来少说五亿往上。基本都在国内各大博物馆内呆着。连白汐自己都没见过几块:“战国古玉璧都是国宝级文物吧?难道还有流通的不成?”
“要说是玉佩,玉环,还有可能……玉璧…有市无价。就是至尊行也没有经手过。”谢文湛也觉得可笑,但,清净之地。不愿妄言。
不一会儿,李道长又匆匆回来。说是怕玉璧搬运的过程中有损,不敢动。请他们亲自去看一看。
以为就是个小阁楼。但去了之后,白汐才发现这道长口中的阁楼,其实是个小书屋。三排书架,整整齐齐码着许多老旧的书刊。
妖气收敛着。她尽量不去惊动周围的老物什。
谢文湛跟李道长上去鉴宝了。白汐就在下面看看书。老实说,虽然没见到实物。但战国玉璧这种东西,能出现在这种地方,就有鬼了。见过谁把几亿的东西,随便放在屋子里的?所以,她宁可和古书们作伴。不去看那假冒的高古玉。
随手抽下一本古陶瓷的书。呵,是程璋写的,上海古籍出版社民国22年出版的《明清陶瓷全编》。外面还加了一层牛皮书封。
翻了几页,她没兴趣了。合上了书。但不经意间瞄到书的背面……
一行小字:长梧子谭秋生于1938年阅毕。
谭,谭秋子?!那,那这间道观的上一任主人是……不好!
她刚站起来,门就关上了。怎么推也推不动、这时候,才发现这件屋子里的所有窗户都是关着的。手指触到一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