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3 / 4)
卫若兰一笑,请他坐下,又命疾风将凉茶端下去,换上滚热的好茶,方坐在主位上,问道:“没有要紧事,你最不爱出门,今儿来作什么?”
宝玉正色道:“我来问你一句话。”
卫若兰问是什么话,宝玉眼睛往房里伺候的小厮身上一溜,卫若兰会意,命他们退下。
宝玉清了清嗓子,瞅着卫若兰道:“前些日子北静太妃来求亲,想来是你的意思,别人是做不得你的半分主儿。我知你是个宁缺毋滥之人,也不是轻薄之辈,既登门提亲,想来是有心的。我来找你,瞒着老太太他们,都说是去北静王府谈诗论画去了,他们若知道了,必定不赞同我的举动,偏生我不放心,他们看重你的根基门第、身份地位,独我不是,妹妹也不是,故我也不问你前程如何。今儿只问你的心,到底是有心,还是无心?”
卫若兰肃然道:“自然是有心,若无心,如何恳请冰人登门。”
宝玉略略放心了些,又道:“我妹妹原与别人不同,打小儿没了爹娘,常看人脸色,我又是个糊涂之极的人,也没护着妹妹什么。如今是妹妹的终身大事,总不能再糊涂下去。我觉得你人好,不重门第前程,那你呢?”
宝玉聪慧颖悟,单从太太们姊妹们平常的只言片语里就觉察到了,他们重的不是卫若兰此人,那么卫若兰呢?是重妹妹这个人儿,还是看重了妹妹的身份地位?
卫若兰心中惊讶于宝玉的转变,亦庄重回应道:“所求为人,亦非身份。”
听了这句话,宝玉心中块石悄然落地。
宝玉又详细地询问了卫若兰许多事,方心满意足地出了卫伯府,径自去寻黛玉。
对宝玉之举,卫若兰心里倒有几分感激,刚送他出门回来,就听人通报说老太太找,他顿时想起自己求娶黛玉一事跟舅母说了,妙真也知道了,独忘记禀明卫母了。
卫母见到他就道:“前儿你娘来,跟我说相中了静孝县主,你可知道?”
卫若兰纵然心细如发,终究是男子,且有卫母看中程婉之一事在前,他便无意中略过了卫母。他没想到的妙真却想到了,见过方夫人后便亲上卫伯府,告知卫母,只说自己在栊翠庵里见到了黛玉几回,心里中意,除服之宴上方夫人也满意,意欲聘与林黛玉为妻。
闻得妙真已说明,卫若兰暗松了一口气,低头道:“孙儿知道。”
卫母道:“从前你嫌史大姑娘没有父母,不肯结亲,怎么如今反倒同意了你娘和你舅母的意思?你这样的人品本事,该娶个门当户对父母双全的才是。”
说话时,卫母不觉有些埋怨。
她亦曾在贾家见过黛玉,原想卫若兰年少有为,将来定能挣得一个锦绣前程,有无二品武职都不影响他,娶个略低些的妻室免压长房之势。倒是自己娘家侄孙未必有这样的能耐,想从中牵线做媒,也算补偿程婉之所受之苦,亦能令娘家重回上流。哪知她打算得千般好万般好,却没有料到妙真和方夫人都看上了黛玉,托北静太妃去询其意愿,卫若兰也没反对。
卫母得知此信时,北静太妃已经登门了,阻止不及。
她心里盘算了许久,仔仔细细地列出了许多对静孝县主的不满之处,只等卫若兰休沐,好好地与他说说,令他劝妙真改了主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况卫若兰又有婚姻自主之权,卫母难以插手,唯有此策可行。
卫若兰淡淡一笑,道:“何谓门当户对?撇开卫伯府,孙儿亦不过是个五品武官之子,且父亲早早就不在了,虽有母亲,也早已出家。”
卫母听了,长叹一声,沉思良久,沉声道:“兰哥儿,我觉得不大妥当。”
言下之意就是她不同意卫若兰娶黛玉为妻。
卫若兰拧紧眉头,目光如海,沉沉地望着卫母,他一句话都没说的模样,令卫母一惊,随即撇开眼睛,望着几上花瓶里插着的几枝梅花。虽然瓶内有水,但那几枝红梅早已凋零,仅剩几片伶仃花瓣儿,这是卫若兰上回休沐在城郊梅园与人小聚时带回来孝敬她的。
上房陷入一片寂静,唯闻鸟雀清鸣。
卫母撑不住,缓缓道出自己的不满之处:“我也不是没有根由地反对。你看,静孝县主并无父母娘家,与你无益;虽然没传出多愁多病的名声,但那日我见她,娇滴滴的模样儿却是十分瘦削怯弱,于子嗣有碍;最要紧的是你自己能挣出个锦绣前程,倘若娶了她便是二品,岂不是叫人说你闲话?高门嫁女,低门娶妇,老人传下来的话不是没有道理。何况,二房只你这么一个子嗣,担着开枝散叶的重责大任,该当娶个能助你又珠圆玉润的媳妇才是。”
卫若兰淡淡地道:“除此之外,祖母可还有不满?”
他越是冷静,越是面无表情,卫母心里越是拿捏不准他的想法,微微皱眉道:“这些还不够?这些是最最要紧的,你该放在心上才是。”
卫若兰道:“这些都是俗人的想法,孙儿就不认同。越是没本事的人,越是在意这些流言蜚语,孙儿虽算不得有本事,却也算不得没本事。据舅母所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