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节(2 / 4)

加入书签

,娶个有权有势的媳妇反而不好,容易惹长泰帝忌惮。而且,黛玉不同于史湘云,贾敏去世时年近四十,林如海也有四十多岁了,不是早逝,只是不长寿罢了。

这么一想,方夫人脸上的笑容更浓重了些,谁知不等她有所表示,就听不少人向贾母询问黛玉的年庚八字。她们想问的当然不是年庚八字,闺阁千金的年庚八字到问名纳吉才让夫家知道,他们这么问的意思其实就是问黛玉许了人家没有。

方夫人能想到的,旁人也能想到,何况她们比方夫人想得更多,黛玉可是县主,谁娶了她谁就平白有了二品武官之职,多少人一辈子都做不了二品官呢。而且,黛玉极得皇后的恩宠,长泰帝也念着林如海的忠心,多少银钱都换不回来。勋贵之家百年富贵,许多子孙早没了祖宗遗风,大多是斗鸡走狗之辈,有这样的好事谁肯错过?

什么是一家有女百家求?眼前就是。

黛玉今儿才除服,在场就有这么许多世交人家亲口询问了,再过几日,其他得到信儿的人家还不得闻风而至?趋之若鹜?

面对如此景况,黛玉是羞得满脸通红,忙忙地和姊妹们告退避开了。

贾母却是容光焕发,心中十分喜悦,虽说两个玉儿不能结为姻缘,但是凭着眼前,她就知道能给黛玉挑个四角俱全的亲事,笑道:“玉儿这孩子的事儿,我们不能十分做主,总得瞧着上头的意思,玉儿身边的刘嬷嬷说过一回,皇后娘娘说要给这孩子做主呢。”

闻得皇后二字,众人恍然,对黛玉得到皇后恩宠一事愈加了解了。

方夫人心道不好,这么些人惦记着黛玉,能让卫若兰拔到头筹么?结亲讲究父母健在为上,比起这些人家的子弟都有父母做主,卫若兰到底差了些,有母出家,又无父亲。

回来跟卫若兰一说,大冷的天,卫若兰登时急出一头汗。

这不是着急就能解决的事情,卫若兰很快就冷静了下来,沉吟道:“那些人打的什么主意,谁心里不明白?当别人是傻子不成。凭皇后娘娘疼林姑娘的那份心意,绝不会同意那些人家的求亲,也由不得贾家做主。我虽没有多大的本事,但总比他们强些,在陛下跟前说得上话,皇后娘娘总不会撇下我,去挑那些不如我的人家。”

非他自负,亦非自傲,而是他明白皇后和黛玉的性子,看似极柔,实则极刚,都是至情至性之人,不会任由别人挑三拣四,也不会随意定下黛玉的终身。

如此一想,卫若兰就觉得自己有胜算了。

自从那年在铁网山见到黛玉,他可没忘讨她欢喜,总比那些没见过的人强。

方夫人点头道:“倒是有几分道理,你是怎么打算的?我瞧着这门亲事竟好得很,虽说林姑娘有些弱,但是谁家千金小姐不是这样娇生惯养出来的?比她生得弱且又年长几岁的我见得多了,她有五六年的时间可以调理呢。好笑的是,今儿有人既中意林姑娘的身份,却又嫌弃林姑娘生得单弱,亏得她只是嘀咕了两句,除了我之外,没旁人听到。”

卫若兰道:“舅母说的对,林姑娘年纪还小呢。”

所以说,拿黛玉之弱和宝钗之丰相比并不公道,毕竟黛玉比宝钗小了整整三岁,尚未长开,加之六七岁起始就开始守孝,没能好生调理。

方夫人听了,就知道卫若兰是拿定了主意求娶林黛玉,想到卫若兰曾经得到林如海的指点,捐的银子也是林如海借了银子给他做本钱,讨了长泰帝的欢心,方夫人心里就有些了然,她却不知卫若兰早和黛玉有一面之缘。

“既然如此,你是怎么一个打算?”方夫人问道,无论是登门求亲,还是请长泰帝赐婚,都得先有个章法,赐婚之前得到贾家的同意更好。

卫若兰想了想,道:“请舅母先跟母亲说一声,母亲同意后,才好说后面的。”

方夫人不禁一笑,道:“你倒是个伶俐的。我知道了,一会子就去找妙真,瞧瞧她是什么意思,倘若她也觉得好,明儿就请和贾家交情最好的王妃诰命登门作保,你也好生留心,以备相看。若两家都满意,想来圣人和皇后娘娘都没有反对的道理。”

喜得卫若兰立即长揖道谢。

按他的意思,就是先得黛玉的同意,然后再去请长泰帝赐婚。黛玉那样的人物,本就不同于俗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用在她身上实在不妥。

比之世俗规矩,情投意合再结为百年之好岂不是更妙?

为了这个外甥,方夫人没回家,脚下不停地乘车去了道观,开门见山地问道:“妙真师父,如今兰哥儿是你的嗣子,他的婚事你有什么章程?”

妙真最近亦在盘算此事,闻言道:“这事关乎兰哥儿终身,总要看他的意思。”

方夫人眼睛一亮,就听妙真不好意思地道:“起先我也有些痴心,想着娘家有几个内侄女儿都生得好体面模样儿,若能结亲,岂不是更加亲密了?”她不知方夫人听到这句话时心惊肉跳,续道:“后来想一想,何苦来哉,难道不娶我娘家的侄女儿,兰哥儿就不和我亲了不成?因此,兰哥儿的婚事,就由他自己做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