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番外千年帝国(真.大结局)(3 / 5)
最终,赵云因为活得久,立功周期长,传给后世子孙的封地,竟然还略微超过了关羽张飞,达到了十五个县,算是仅次于李素的封地最大的公爵。
他实际控制的封地区域横跨辽吉,甚至还有一角伸入了后世属于毛子国、北棒国的海参崴、图们江口地区。
唯一遗憾的是,原本被大汉拿来当枪使的帕提亚人,最后还是在刘备死后两年、因为大汉军队无力维护国际秩序,所以还是被波斯萨珊部灭了。
大汉没有直接损失,但也失去了继续干涉中亚问题的借口、也失去了在当地为大汉筹措粮草、邀请大汉维和的盟友。
天下文明世界从此进入了大汉、萨珊、罗马、贵霜四帝国时期,以及天竺和北非埃及一带的一些小国。
此后十余年,大汉进入了一段其他方面类似文景之治、但工业科技和地理发现方面却更有胜之的繁荣期。
军事上的收缩稳健、内政上的轻徭薄赋、让科举进一步清明、人才上升流动通道更顺畅。工业科技和商贸往来高度繁荣,美洲作物和用于制造万金油的澳洲桉树等植物,也以每隔数年发现一个新品种的频率,渐渐往中原传播。
(桉树的桉叶油是万金油等热带防虫药的三大主要成分之一,有了桉叶油才能让热带殖民安全度彻底提高。
但种桉树有坏处,所以李素没有在中原直接种,只是在海军发现澳洲后,从澳洲引进到旅汉南岛,也就是菲律宾地区种植,然后直接把桉叶油收获之后海贸运回中原。)
巧克力,玉米,土豆,辣椒,南瓜,番茄,花生油……十余年间丰富了汉人的田园,让天下人口进一步增加,也免于饥馑。
刘备晚年,大汉人口数量规模一直维持在三千五百万左右——原本会增长得更快,但主要是地理发现交流引入新的传染病,始终在压制人口寿命,抵消了一部分自然增长。
但是到了230年代,随着传染病的压制效果渐渐弱化,李素也有限地推广了一两种他懂得的免疫防疫技术,比如种天花牛痘。美洲作物也渐渐自然普及,人口增长终于有些压不住。
很快突破了四千万、后来又逼近五千万。李素在刘备之后,又大权独揽辅政十六年,尊荣无比,刘理对他也确实真心敬重有加,没有丝毫怨念。
到七十岁时,擅长养生的李素完全正式退休,回扬州会稽郡的封地又安度了几年晚年。最后一直活到七十三岁,西元245年,汉452年,与孔子同寿,比刘备晚了十九年。
诸葛亮因为这一世有好好护肝,而且也养生没那么累,本身身体素质条件就好,居然寿至八十四岁,比原本历史上整整多活了三十年,至西元265年、汉472年。
因为诸葛亮的高寿,他甚至活得比皇帝刘理还久,以至于还比他年轻了十几岁的皇帝刘理走在他前面、还托付他辅政嗣君,当然已经不存在所谓的“托孤”盛轨了,毕竟天下已经很太平了。
李素和诸葛亮全权辅政的三十年,是大汉三兴后的绝对内政发展黄金期,科教文化全部昌明,社会生产力几乎全面发展到了后世16世纪的水平。
本该出现在大航海时代的火枪大炮、新一代炼钢技术、机械加工技术,也全部出现了,之前战争年代只是重点发展所留下的短板,也在市场繁荣的自然推动下,自发补齐了短板。
大汉的人口,在245年李素晚年,达到六千万。到诸葛亮晚年的265年,达到八千万。
……
诸葛亮之后,大汉没有再设立丞相,但大家也形成了对君权一定制约的默契,靠科举开明政治维持社会流动性,稳定统治期自然也远胜从前。
西汉、东汉的社会稳定期,最多也没超过一百五十年过,就被土地兼并和阶级固化给打趴了。李素和诸葛亮优化后的制度,这些问题被极大缓解、矛盾积累速度慢。
还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农业产能潜力可挖,一切的一切,让三兴之后的汉室居然连续运转了三百多年,都没有严重的内部危急。
西元300年时,大汉总人口破亿,360年时,破两亿,400年时,破三亿,480年时,破五亿,最后总算进入了马尔萨斯陷阱。
而因为大汉毕竟没有实行资本注意制度,李素和诸葛亮之后那些日子里,科技的进步肯定比不上同等时间段里、历史上实施资本注意鼓励创新时的速度。
所以诸葛亮晚年科技水平停留在16世纪末,到了公元480年时,大汉的科技也才普遍相当于另一个时空的18世纪中期、距离全面工业歌命还差临门一脚。
生产力不够发展,粮食不够,人口爆炸,稳定存在了七百年之久的汉朝,终于不得不冒险转移矛盾。
好在因为七百年积威,人心思汉,殿兴有福意识形态被宣传了三百多年,人人奉为圣贤之论,所以倒是没人想到推翻大汉来解决这个矛盾。
再加上大汉有科技和军事优势,最后博弈的结果,是大汉走上了一场对外挑衅扩张洗牌、对外转移矛盾的路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