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海盗本色(今天就恢复两更吧,还四(2 / 3)
经的名义土地,只是因为黄祖的恐惧被孙策招纳了,将来这一战之后李素也是要光复江夏的,把百姓害得太惨也不利于接收统治。
所以,要不是除夕和大年初一没开张,甘宁也不必在鄂县破这个例。
但甘宁动手前也约法三章交代了:“鄂县是我们在原荆州境内、也就是江夏郡境内唯一的一个烧掠点,今天过过瘾了明天就忍一忍,过了柴桑才许再动下一次手,把战火烧到孙策经营多年的领土上去!
还有,放火烧村镇时,不许屠戮,不过也不用警告,围二缺二,顺着上风口从西北两个方向放火、让百姓自然往东南方向逃亡离开。”
提前警告给百姓时间撤离财物的话,容易给自己造成麻烦,说不定会组织起抵抗,还有可能给敌人集结援军制造机会。
所以甘宁也不可能太妇人之仁,这个朝代对于敌占区百姓不屠戮就行了,烧房子抢点东西削弱敌方战争潜力,还是可以有的,多少名将的战役都是直接焚城火攻打赢的。
后世隋灭陈之前也这么干,连续多年破坏南陈沿江地区的农业生产。只能说,对于已经刚刚光复的领土,上面的百姓不会再资敌之后。确保不再烧、掠这些光复区百姓,才是王师必须坚守的底限。
不过,鄂县虽然城小,城内倒也是有一两千正规军、若干守城民兵的。随着甘宁的舰队靠岸,开始纵火抢劫,城内还是颇有一些士兵冲出来试图阻止。
带兵的只是一个军司马,因为人手不足,他也不敢直接冲到已经烧得烈焰熊熊的镇子里救火、直接硬抗甘宁。他只是在甘宁军还没来得及烧到的几处镇子设防,占据建筑简易拉起防线,一边争取时间给百姓撤退,一边也尽量尝试减少损失。
甘宁烧了三四处乡镇后,遇到了有守军的据点,以他的兵力,灭掉这些人当然也可以,但甘宁不想多消耗伤亡,也不想多耽误时间被敌人江夏来的援军合围,所以选择了一个快速、干脆的解决方案:
“上岸的士兵全部逼近到离镇二百步,列阵架弩,不要攻打镇子,就围住西北两侧即可。敌人守在镇子里就算了,敢冲出来迎击我们的军阵,那就直接射成筛子!用新式神臂弩的士兵到第二排,在战友掩护下发射飞火神鸦远程纵火!”
船队总共也就三千人,一半留在了船上,上岸抢东西放火也就一千五百精兵,都是跟了甘宁多年的老贼。这些人自然是最为训练有素,立刻按指令部署好了。
对面的鄂县守兵哪里敢离开镇子的建筑掩护主动反冲?当然是如临大敌地龟缩防守。于是乎,甘宁部得到了充足的准备时间,好整以暇地发射了装着少量火药筒和麻油棉絮的“飞火神鸦”。
没看错,甘宁部队装备的新式远程单兵弩,正是后世北宋才出现的神臂弩(神臂弓),射程可以接近三百步。
这也是诸葛亮和黄月英夫妇近年来、根据老式的追求射速的诸葛连弩已经被各路诸侯模仿普及后,鼓捣出来的新玩意儿——
当然,李素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至少需求是他提的,立项是他立的,还给了一点点最初的努力方向思路。后续的实际研发工作当然都是诸葛夫妇的锅了。
既然走近战泼水流已经没优势了,双方都众生平等,就再搞点有射程优势的普及单兵武器嘛!
至于甘宁用到的“飞火神鸦”,也是诸葛夫妇改良的产物了,效果跟后世南宋和明初的同名款差不多。只是这一世的飞火神鸦,是从四年前李素用来在南中战役时惊吓大象的“窜天猴”火药箭这一技术路径来的,细节上肯定能看出浓浓的窜天猴设计思路。
李素这次让甘宁跟敌军保持远距离交战、利用速度优势放风筝游击,这两件利器都给甘宁提供了莫大的信心。
在江面上,随便一个己方弩手都能比敌人的弩手多射一百多步,这不天生就是为放风筝设计的么!而且小规模的纵火也不用举着火把开着火船跑到很近的地方贴脸输出了。
就是放火效率差了点,遇到敌方专业水军救火损管效率高的,一开始的火头不够大,很容易被扑灭。
但如果是烧乡镇,烧城外的密集建筑群,随便几根带着麻油棉絮和推进火药筒的飞火神鸦射铺了草和木椽的房顶上,一时够不到救火,延烧开来就非常棘手了。
“嗖嗖~呼呼~”呼啸的飞火神鸦通过神臂弓发射、发射前还预点火喷火推进,很快燃起了十几处火头。
(神臂弩发射普通弩箭可以接近三百步,飞火神鸦只能弹射不足百步,因为这是风筝造型的,风阻力比较大,主要还靠飞行过程中喷火反冲继续加速弥补动能,神臂弩只是提供个起飞速度。)
“行了,够了!这玩意儿用完了没得补充,区区鄂县用个几十根就够了!更多的还要留给后面的大目标!你们这些败家子!”甘宁看着火势已经烧起来了,连忙制止己方士兵再浪费这种此次出征后都没法补充的珍贵物资。
那名鄂县守将眼看着前所未见的火鸟飞空而来,直接就懵逼了,根本不知道怎么救、先救哪里,很快陷入混乱,那些江夏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