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一个优秀的甲方,就是干啥啥不行,(2 / 3)
诸葛芷组织了一下语言:“那事儿说来也有点话长,也是秋收之后,大王年初刚提拔的将作左校丞张裔,跟家兄商议‘水车产能过剩’的时候,出的主意。”
诸葛芷说到这儿,稍微停顿了一下,观察李素的反应,以便确认李素是否熟悉张裔这个官员,如果不熟她就介绍几句。
张裔是益州本地士人,今年三十岁。历史上在刘璋治下做鱼复县长、益州兵曹从事、州牧司马,后来跟随刘备后执掌整个蜀地的兵器、农具锻造工作。
这一世,张裔省掉了给刘璋效力的经历,刚举孝廉刘焉就完蛋了,他直接就给刘备效力,从基层民政官开始做起。干了三年多,很快就表现出在监工营造管理方面的才能,所以后来李素把“水力锻锤锻造骑兵胸甲”的营生呈报给刘备后,刘备就把这事儿也拨给张裔管理。
之所以当初交给刘备直辖、亲自选人,李素也是怕惹上嫌疑,所以不会亲自掌管军工制造企业,他只要那些民用赚钱生意就行了。也正因此,这几年李素和张裔没什么交集,一直摆出“张裔是大王亲自提拔上去的,跟我无关”。
张裔干得也不错,北伐之前,给赵云的骑兵部队提供了五千套以上的钢质锻造胸甲、斩马剑,效率、产能、减少材料损耗方面都管理得挺好,深得刘备信任。这才升了将作左校丞。
汉制朝廷中央设有“将作大匠”,由秦朝的“将作少府”演化而来,仅比九卿中的正牌少府低半级,秩两千石。从秦开始就是执掌朝廷工程营造和国营工业生产的。
“将作大匠”只有中央可以设,但下面有七校的属官,长官是校令,秩比千石,副官是校丞,秩六百石。自从灵帝死后天下大乱,诸侯们也都会各设自己的将作校令丞,掌管自己的兵工厂、造船厂。
李素当然是知道张裔的情况的,他就以眼神示意诸葛芷说下去,不用解说。
诸葛芷心领神会:原来使君是为了避嫌,才假装跟张左校不往来。
她便说道:“那是秋天的时候,家兄见水车产能过剩,蜀郡这边的都江堰,冬天水车都没丝可缫。犍为郡那边乐山堰的水车如今还在不断建成,新水车就更闲置了。家兄就跟张校丞商议,想看看他有没有别的军工需求,要调用更多产能的。
说冬天时可以拨给他更多产能,让他也琢磨一下,如何给水车配两套后段的器械,冬天农闲时用于锻造军械,夏秋收蚕时再切换回来专注缫丝。”
李素听了暗暗点头,看样子诸葛瑾在他介入之前,就为了产能调整、节约和充分发挥民力做了很多工作了。能想到根据军工与民用产业的季节性产能需求涨跌而调度配置,已经是非常聪明和勤政的行为了。
要是后世的显卡厂商也能这么勤政,在矿难的时候把富余产能拿来多生产一点显卡囤着、等矿潮的时候保障供应卖给玩家,民用挖矿两不误,那该多好呢。可见黄仁勋还不如诸葛瑾有人性。
李素好奇地追问:“那张裔那边后来是怎么调整的?他需要在农闲的时候用更多水车锻造兵器么?还是想出了什么新的兵器?”
诸葛芷想了想,招呼自己的婢女过来,吩咐了几句话,让婢女去拿了一些金属半成品过来,然后介绍给李素说:
“张校丞倒也勤谨,他听说可以在冬天拨给他数倍的水车用于锻造后,就琢磨有哪些确实需要更多锻造动力的精良兵器,可以精益求精的。然后他就有了个想法,想把如今武将用的鱼鳞甲,也用钢质胸甲的锻造法,用水锤一次性锻压成型甲片。
不过试了之后,他又发现鱼鳞甲要大规模量产实在不易,因为就算借助水力锻锤锻打甲叶,也只是把甲叶的锻造速度明显提升了,而每一片甲叶还要手工用锥子打孔、用坚韧的麻线坠连缝制交叠成鱼鳞甲。
所以军中安排不出比原来多得多的铁匠给甲片打孔,鱼鳞甲的需求总量依然不能上涨很多,也造不起,反过来也就用不掉太多的水车锻造产能。
后来,张校丞似乎是奖励工匠、集思广益,大伙儿合力琢磨了一个新的思路:想看看能不能用水锤,一次锻压成型一个异形的甲片,自带钩角。要每一片形状完全一样,可以一锤锻成型,然后甲片与甲片之间用钩角互相嵌合,省去打孔和用麻线缝制交叠的损耗。
若是能够最终做成,而且防御效果不输鱼鳞甲,那就可以不依赖打孔工匠,有多少水车就能海量锻造甲片了。找点不太熟练的普通工人,负责最后的拼接插合、再在内衬上用小锤砸平缝上皮面就能穿了。”
李素听到这儿,心中陡然一喜:这不是宋、明才渐渐成熟的山文甲了么?
山文甲这种东西,他后世在逼站和抖音上也是看到过up主们炫耀的,知道大致是怎么造出来的。
山文甲如果做得好,防御力肯定是不比鱼鳞甲差的,又能兼顾鱼鳞甲的灵活。而且山文甲每一片甲叶都是跟相邻甲叶双向嵌合的,不存在甲叶外翻、被贴着甲划割的刀枪扎中缝麻线的缝、导致甲叶被挑落的问题。
从生产方面,山文甲最大的优势就是不用在
↑返回顶部↑